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的社会退缩行为是近年来社会性发展领域的热点之一。社会退缩并非统一的概念,从社交动机的角度可以将其分为害羞退缩、社交淡漠和社交回避三种亚类型。需注意的是,过去二十年的研究都集中于害羞退缩和社交淡漠的适应功能,而对社交回避这一亚类型缺乏相应的考量,尤其是国内尚没有研究尝试直接测量这一结构。本研究通过自我报告和学校记录对663名4-7年级儿童进行了数据收集,考察了儿童的社交回避、学业成绩以及多种自我知觉之间的关系。研究首次编制了社交回避的自评量表,经初步检验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中国文化背景下测量儿童社交回避水平的可靠工具。害羞退缩、社交淡漠和六种自我知觉通过儿童自我报告获得,学业成绩通过学校记录获得。结果发现:(1)男孩的运动自我知觉和体貌自我知觉高于女孩,但行为自我知觉和学业成绩低于女孩;中学儿童的害羞退缩、社交淡漠和社交回避水平高于小学儿童,但六种自我知觉均低于小学儿童;(2)儿童的害羞退缩、社交淡漠和社交回避水平与所有自我知觉指标均呈显著的负相关,也与学业成绩呈负相关;(3)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了性别、年级以及害羞退缩和社交淡漠这两种亚类型的效应之后,儿童的社交回避水平可以显著负向预测社交自我知觉、行为自我知觉和一般自我知觉。不仅如此,学业成绩在社交回避与社交自我知觉、运动自我知觉、行为自我知觉和一般自我知觉之间起调节作用。这一结果表明,儿童的社交回避行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会产生较大的适应困难,而学业成绩是一个保护因子,缓冲其带来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