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例游离足内侧皮瓣修复手部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LANTIAN1123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应用吻合血管足内侧皮瓣修复手部相应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在解剖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以足底内侧血管为主干,带其主干支及足内侧区皮穿支构成足底内侧非负重区、足内侧区双叶皮瓣,游离移植同时修复手或手指两处皮肤缺损。皮肤缺损范围为2 cm×4 cm~5 cm×8 cm。损伤至手术时间8~38d。结果 16例皮瓣全部成活,创口均一期愈合,其中2例术后第3天腕掌侧瘢痕出现皮瓣下血肿,经拆除部分缝线,充分引流后皮瓣成活。患者均获随访3~12个月,皮瓣质地好,耐磨擦,外形美观不臃肿,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游离足内侧皮瓣是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应用腹部随意型短蒂超薄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10月至2012年12月,采用腹部随意型短蒂超薄皮瓣对35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修
为了实现视频拷贝的快速准确检索,提出一种基于非局部3D残差网络的紧凑视频指纹。该算法以三胞胎网络架构为基础,采用非局部模块3D残差网络同时捕获视频的全局与局部时空信息,在特征提取部分末端加入量化编码层,实现了原始视频数据到离散指纹码的端到端映射;设计了由角度关系三元组损失和量化误差损失组成的网络目标函数。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对比算法相比,该算法在保持紧凑的同时鲁棒性与独特性均表现突出,查准率与查
京津城际铁路的建成带动了中国铁路自动售检票系统(AFC)的发展。为减缓集中客流下车站检票压力,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JWAG-2型自动检票机。本文主要介
<正>对于行政处罚地域管辖权,《行政处罚法》规定了"违法行为发生地"的中心规则。实践证明,该规则难以适应实践需要。对此,《行政处罚法(修订草案)》第21条予以了回应,在维持
水下目标的准确识别是水下机器人实现抓取、捕捞等安全作业的前提,针对水下图像质量差、样本数量少及类不平衡而导致目标识别精确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GAN)的水下目标快速识别算法。利用GAN理论搭建了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水下图像生成模型,通过生成器与判别器的零和博弈生成特定水下目标图像;设计生成目标的中心坐标计算函数和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