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观察“三伏灸”法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的临床效果,阐明三伏天这一特定时间在哮喘防治中的意义.研究方法:将53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三伏灸组(30例)和非三伏灸组(23例),三伏灸组分别在头伏第一天、中伏第一天及末伏第一天进行穴位敷贴,非三伏灸组在头伏至末伏的30天以外时间治疗,10天敷贴一次,共敷贴3次.两组贴敷取穴均为大椎、肺俞(双)、风门(双),敷贴药物组成为炙麻黄、细辛、橘红、肉桂、白芥子、干姜、甘遂等. 研究结果:三伏灸组治疗后患者EOS计数(0.1073±0.05965)与治疗前(0.1730±0.77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三伏灸组治疗后(0.0704±0.0478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三伏灸组(76.66%)高于非三伏灸组(21.73%),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QLQ评分三伏灸组治疗前后的情感功能、环境刺激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受限、症状影响及非三伏灸组的AQLQ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伏灸”法对哮喘的发作有一定的防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