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尺神经卡压是临床常见疾病,按卡压位置主要分为肘管卡压和腕尺管卡压,其中肘管卡压的发病率位居周围神经卡压的第二位。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尺神经卡压应早期手术治疗,避免随病程延长而出现严重的手部内在肌的萎缩,影响治疗效果。目前临床上大多采用尺神经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经典的尺神经前置术切口一般有15cm,术后的瘢痕长,而且重要的是改变了尺神经的走行路线,可能会产生新的卡压。本研究使用高频超声扫查尺神经,定位卡压位置,明确卡压因素,指导临床小切口原位松解尺神经,探讨超声对于制定手术计划的指导意义。方法:2018年5月-2018年8月对于临床诊断尺神经卡压的患者行超声检查筛选入组病例。规范全程连续扫查患侧尺神经,重点扫查肘部五个卡压点及腕尺管处,明确尺神经是否有卡压性病变,确定卡压位置、卡压原因及卡压程度。检查同时还要注意以下排除标准:1、尺神经走行区域的肿瘤压迫或神经本身肿瘤,2、明显的肘关节类风湿及结核等关节炎性病变造成的卡压,3、肘管存在明显的骨性增生及畸形,4、屈肘动态观察肘管尺神经存在滑脱现象。根据上述标准入组患者28例,年龄为18-67岁,平均年龄56.6岁,治疗方法为针对术前明确的卡压点采用小切口局部解除卡压因素松解尺神经,术后随访10-1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28例患者中除了2例腕尺管囊肿卡压尺神经之外,26例均为肘管段卡压,其中内侧肌间隔卡压1例,肘管弓状韧带至尺侧腕屈肌卡压25例。针对卡压点进行小切口原位松解,肘管松解全部采用局麻下切开弓状韧带,部分切除肱骨内上髁尺骨鹰嘴韧带,视情况松解尺侧腕屈肌入口及清除滑液囊肿,保留尺神经系带结构防止产生滑脱。术后疗效满意,6个月时26患者环小指麻木情况均明显缓解,其中14例出现手部轻度肌肉萎缩患者有不同程度好转,4例爪形手恢复正常,2例较严重的爪形手略有好转。另有2例患者自觉症状无明显变化,但肌肉萎缩情况无进展。术后10-12个月时无症状复发或加重者。结论:小切口原位松解治疗尺神经不进行前置,避免了二次卡压的风险;术中不游离尺神经,不破坏尺神经血运,因此原位松解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小切口精准治疗的前提是对尺神经卡压的精准定位诊断和对肘管等结构的正确分类评估。超声可以准确全面评估尺神经卡压及邻近组织情况,对于尺神经卡压的精准微创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