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来源 :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TE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粒细胞减少症(neutropenia)是由于周围血中粒细胞的绝对值减少而出现的一组综合征。近年来由感染所致的粒细胞减少症在临床较为多见,目前临床缺乏疗效确切、安全、价廉、副作用少的升白细胞药物。本文旨在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小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儿科住院患儿第一诊断为感染性疾病伴继发性粒细胞减少症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黄芪注射液治疗组60例(5例门诊随访,2例失访),在常规治疗原发性疾病基础上使用黄芪注射液,使用剂量8-30ml/次/天,用10%葡萄糖注射液100~250ml稀释后静脉滴注,疗程5~7天。对照组46例(3例门诊随访,1例失访),在常规治疗原发病基础上未使用其他升白细胞药物。检测治疗前及治疗5天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结果治疗5天时中性粒细胞增加水平黄芪注射液治疗组较对照组增加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对小儿急性感染所致的继发性粒细胞减少症具有明显地提升作用,临床使用方便易行,易于量化,有助于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所致的继发性粒细胞减少症。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胸部CT扫描技术在临床中运用常规剂量与低剂量的效果对比。方法:于2018年9月~2019年10月选取本院收治的胸部多层螺旋CT检查患者96例,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剂量,观察组予以低剂量,并对两组图片所受辐射剂量、图像质量优良率、图像噪声以及患者的诊断结果予以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图片所受辐射剂量2.14mGy,低于对照组的8.65m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学位
壮药鸡血藤能够改善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抵抗病毒和肿瘤,起到抗氧化的功效。本文对鸡血藤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研究。
新课标凝练出五大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以来,如何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成为中学化学教学实践研究的热点问题。为此,许多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变化观”和“平衡观”,是学生掌握化学反应本质及其规律的关键所在。本课题尝试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来落实和发展“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核心素养。为了分析研究内容的可行性,本研究梳理了国
学位
作为承载化学核心素养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全国各地化学高考中占很大比例,高考题中的反应特别是陌生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化学方程式则是氧化还原反应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根据教学情况以及分析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中考生答题情况看:配平此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配平的思路混乱,缺乏逻辑思维,甚至个别考生还应用的观察法,有的离子反应遵循了元素守恒和电荷守恒,但得失电子数不相等.故介绍了从四个步骤快速配平
当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在逐步深化,课堂教学也在向更深处不断推进,出现了很多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这些新思想、新方法在实践中提高了教学质量。
卟啉及其衍生物具有强共振平面结构、分子结构易修饰等优点,在生物化学和光学材料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探讨了基于激发态卟啉、酞菁底物的修饰方法和机理研究,综述和展望了其应用于光动力治疗、声动力治疗、辅助肿瘤治疗的光声成像技术以及光电材料领域的新进展和挑战.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