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对全麻下行肩关节镜手术患者术中的影响及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择期拟行单侧肩关节镜手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每组30例:全麻复合连续臂丛神经阻滞组(A组)、单纯全麻组(B组).患者入室均泵注右美托咪定镇静,行桡动脉穿刺测压.A组患者首先在超声(SoniSite公司,高频线阵探头6-13MHZ)引导下行臂丛神经阻滞并置管(0.5%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20rnl),之后A、B两组患者均接受全身麻醉,常规麻醉诱导后插入加强型气管导管;术中采用控制性降压,维持外耳道水平平均动脉压(MAP)60-65mmHg;术后A组采用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镇痛,镇痛泵用药配方为0.2%罗哌卡因+0.5ug/ml舒芬太尼+8mg昂丹司琼+生理盐水配成100ml,B组采用静脉患者自控镇痛,镇痛泵用药配方为1ug/ml舒芬太尼+8mg昂丹司琼+生理盐水配成100ml,两组镇痛泵均设置为初始负荷量4 ml,背景剂量2ml/h,自控药量每次2ml,锁定时间15 min,镇痛时间48h,所有操作均由同一名高年资麻醉医师完成.分别记录患者入室、切皮前、切皮、术中30min、60min、90min时、拔管后30min时的心率(HR)、有创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动脉压(MAP);术中使用舒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血管活性药物(去氧肾上腺素、硝酸甘油)、七氟烷的应用情况;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并发症、术后6、12、24、36、48h的VAS疼痛评分、患者PCA泵的按压次数、不良反应及总体满意度.结果:A组患者切皮时HR、MAP明显低于B组(P<0.01),A组患者切皮时较切皮前MAP升高(P<0.05),B组患者切皮时较切皮前HR、MAP均显著升高(P<0.01);A组患者拔管后30min时MAP低于B组(P<0.01),A组患者拔管后30min时HR、MAP均低于入室水平(P<0.05).A组舒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去氧肾上腺素、硝酸甘油、七氟烷的用量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均较B组短(P<0.05).A、B两组间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6、12、24、36、48h的VAS疼痛评分及PCA泵的按压次数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患者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瘙痒、嗜睡、尿潴留、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几率均小于B组(P<0.05),A组患者围手术期的总体满意度较高.结论:超声引导下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能更好的维持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术中全麻药用量,使患者术后苏醒快且并发症少,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效果较静脉自控镇痛更完善且不良反应少,使患者整体满意度更高,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