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近些年来,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趋于年轻化成为儿童和青少年慢性肝病常见病之一,形成的主要诱因是饮食结构的改变、高热量食物、高糖饮品、精加工食品的摄入和人们日常身体活动减少所导致的肥胖。有关研究表明,除运动和饮食干预外,暂未研制出针对性治疗NAFLD药物。由于无相关特效药,国内外均采用基础治疗方法,包括运动干预、饮食控制和行为疗法。NAFLD的初期,通过一般运动治疗就可得到较好控制,科学的运动加上合理饮食,常无需药物治疗,即可逆转脂肪肝。本次研究通过系统评价方法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行关于非酒精脂肪肝的运动随机对照研究,针对有氧运动和抗阻练习等运动方式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影响。包括对肝酶、血脂、糖代谢和肝内脂质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评价,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病人的运动康复指导提供循证依据。研究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Web of Science、Pub Med、Cochran library、Medline、Embase等数据库进行检索,纳入文献的发表日期为2010年1月1日-2020年12月9日,由两名研究人员收集运动干预非酒精脂肪肝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根据循证医学研究方法,按PRISMA声明制定纳入排除标准并提取数据,进行质量评价。内容包括:所属研究的第一作者、发表年限、性别、试验组于对照组人数、干预措施、干预时间、结局指标。采用GRADE系统推荐分级方法对纳入文献的结局指标质量进行评价,并对纳入的研究提取效应量,运用Stata16.0软件对纳入文献的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统计评价运动干预对NAFLD的治疗效果。研究结果:在本次系统评价研究中,研究人员尽可能纳入偏倚较低的研究证据,以确保运动干预对NAFLD患者的影响。纳入的13项研究,共计1336受试者,试验组754人,对照组582人,其中有氧运动组总计511人;抗阻运动组总计180人;HIIT组总计41人;普拉提总计10人;有氧结合抗阻组12人。采用Stat16.0统计软件对纳入的13项研究进行合并效应值检验。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各项结局指标不存在明显异质性(I2<50%且P≥0.1),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效应值。Meta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干预对NAFLD患者的肝酶{ALT (SMD=—0.23, 95%Cl[—0.34-—0.12], P<0.05); AST(SMD=—0.18, 95%Cl[—0.29-—0.07], P<0.05); GGT,(SMD=—0.15,95%Cl[—0.27-—0.02],P<0.05)};血脂{TC(SMD=—0.17,95%Cl[—0.27-—0.06],P<0.05);TG(SMD=—0.20,95%Cl[—0.30-—0.09],P<0.05);HDL(SMD=0.10,95%Cl[0.00-0.21],P=0.05);LDL(SMD=—0.18,95%Cl[—0.29-—0.08],P<0.05)};糖代谢{FPG(SMD=—0.20,95%Cl[—0.31-—0.09],P<0.05);FINS(SMD=—0.25,95%Cl[—0.51-0.02],P>0.05);HOMA-IR(SMD=—0.43,95%Cl[—0.58-0.28],P<0.05};体成分{体重(MD=—2.26,95%Cl[—3.32-—1.20],P<0.05);BMI(MD=—0.73,95%Cl[—1.05-—0.42],<0.05);腰围(MD=—0.73,95%Cl[—1.05-—0.42],P<0.05);体脂率(MD=—1.24,95%Cl[—2.32-—0.16],P<0.05)}中12个结局指标有显著性改善,仅HDL与FINS不显著。研究发现身体活动频率、心肺耐力与肝脏脂肪或NAFLD发病率呈负相关,且有氧运动、抗阻运动以及HIIT在改善或逆转NAFLD患者肝脏脂肪变性的效果显著。研究结论:根据本次纳入的13项研究通过系统评价合并效应值发现,患者选择运动强度为最大心率的65%-75%,每周运动3次,每次运动时间≥40分钟,持续时间≥12周,可显著改善非酒精脂肪肝患者的肝酶、血脂、糖代谢以及体成分相关指标。建议NAFLD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运动处方,若患者肝酶相关指标高时选择单纯有氧运动或HIIT运动;若患者血脂相关指标高时选择单纯有氧运动或有氧结合抗阻运动;糖代谢相关指标高时选择有氧运动或者抗阻运动,体成分相关指数偏高时选择有氧运动运动。根据本次研究表明,有氧运动与HIIT疗法整体效果要优于抗阻训练和混合运动等干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