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在现今这个高压、高速度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宠物作伴,宠物在人们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中以宠物犬居多。伴随犬数量的增多,宠物寄生虫病甚至是人兽共患病问题也接踵而至,虽然通过疫苗接种和普遍用药可以较好地控制寄生虫病的发生,但是由于人为原因,许多宠物犬最终变成流浪犬,使得疾病防控面临很多困难。本试验主要对石河子市的宠物犬进行随机检查,了解该区内宠物犬感染人兽共患的绦虫、隐孢子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情况。材料与方法从石河子市宠物医院共采集宠物犬直接排出的新鲜粪便322份(10-20克/只),放入干净的密封袋中低温暂存,做好信息记录,带回实验室进行检测。犬粪样在-80℃冰箱保存一周后,采用粪DNA-PCR方法,对犬粪样中绦虫(COX1基因[1])、隐孢子虫(SSU r RNA基因[2])及毕氏肠微孢子虫(SSU r RNA基因[3])的DNA进行检测,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为阳性结果的PCR产物送公司进行测序分析。结果与讨论本次调查的322份犬粪样中,寄生虫总感染率为59.9%(193/322),其中有7份为3种病原混合感染。经分析统计得出:绦虫阳性率为22.7%(73/322),分别为犬复孔绦虫Dipyldium caninum 93.2%(68/73)与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 6.8%(5/73),该两种虫种均可对人造成感染;隐孢子虫阳性率为6.8%(22/322),种类鉴定为犬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canis86.4%(19/22)和微小隐孢子虫C.parvum 13.6%(3/22),均可导致人隐孢子虫病发生;毕氏微孢子虫Enterocytozoon bieneusi 34.8%(112/322),共检测到4个基因型,分别为D(28/112)、Pt Eb(42/112)、IX(35/112)和E1(7/112),其中D为人兽共患的基因型[4]。通过调查结果发现,该区域犬感染人兽共患病原的感染率较高,对人类公共卫生安全有一定的安全隐患。通过采样记录发现,本次调查的许多宠物犬曾被原主人抛弃成为流浪犬,后被爱心人士收养,这些经历增加了犬接触病原体的机会;由于时间或费用等原因,部分宠物犬为能按时进行驱虫,或用药后处理不当,从而影响到驱虫效果。为了犬及人类的健康考虑,应该加大宣传教育,科普科学卫生知识,提高人类对养宠物的道德理念,完善犬寄生虫的驱虫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