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支架的临床应用

来源 :2009上海市消化内镜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de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01年Grottstem采用食管腔内置管治疗食管狭窄以来,消化道支架的临床应用已有百余年历史。 由于早期支架的制作材料及工艺等问题,放置支架较困难,并发症较高,制约了内支架在消化道疾病中的应用和推广。但自20世纪80年代金属支架问世后,由于其放置操作简便,创伤小,效果满意,临床应用 越来越广泛,相继应用于胆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及结直肠狭窄的治疗,为传统手术不治或难治的疾病开 拓了新的治疗途径[1]。 1. 内支架的特性、常见类型及作用机理 支架是由塑胶、金属不锈钢或其它特殊生物材料制成的,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几何稳定性,可送至病变部位。理想的支架必须具备以下特性:①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避免排斥反应的发生;②在x线下容易 观察性,便于了解置入的支架状态;③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容易推送到病变部位;④易扩张、支撑力强, 有机械持久性。
其他文献
我国制造业在面临产品产能过剩、国际竞争加剧、利润率下降等不利因素的形势下,部分企业将目光对准了短期回报率高、繁荣发展的金融市场,进行金融投资以期获得短期金融回报,
本文基于2009年~2018年有关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静态面板模型对金融业集群对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进行分析,有关11个省市的金融业集群水平的衡量是通过
本文选取我国2012年~2017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异质性对去杠杆和企业绩效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去杠杆对企业绩效具有促进作用;在我国非金融上市企
在现代经济市场下,评估企业财务状况,判断其发展前景是投资者对企业进行评判时必不可少的一环,同时经营者也需结合财务状况等因素对于企业下一年度的经营方向等做出决策.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