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飞机扰流板下偏设计技术研究

来源 :2016海峡两岸流体力学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fg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用飞机增升装置的设计关乎飞机起降阶段的安全性与场域飞行性能,其气动性能的微小变化更会直接影响到整个飞机的制造与运营成本,因此,使用先进的新型增升措施,权衡各相关专业的设计诉求,进一步提高气动性能是发展先进民用飞机的关键技术之一。现代民用飞机设计追求总体技术方案的优化,后缘增升装置采用定轴转动的后缘襟翼能较好的适应现代民用飞机结构减重及简化运动机构的设计理念与发展趋势,但是这种形式的后缘襟翼较现今民机上较为常用的富勒式襟翼而言气动特性上会有一定程度的损失。将传统机翼的扰流板配合后缘襟翼进行下偏,可以有效弥补因为采用固定转轴式后缘襟翼而带来的设计局限和低速气动性能损失,为全机综合性能的提升提供保障。本文采用数值分析结合风洞试验的手段,对扰流板下偏技术在飞机增升装置设计中的几项基本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通过数值分析的方法,结合流动现象与流动机理分析,对扰流板配合固定转轴式襟翼下偏的技术原理进行了一定的探析,作为扰流板下偏设计的技术基础。通过针对传统富勒式襟翼开展的扰流板下偏方案计算分析与风洞试验,明确了扰流板下偏与对应的后缘襟翼所应保持的相互关系等基本原则。通过针对扰流板下偏角度、襟翼偏度、缝道参数等设计参数的数值分析,结合相应的风洞试验结果,初步明确了扰流板下偏技术中各项参数的较优范围和低速气动特性随设计参数的基本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的改善民用飞机起飞着陆性能,提高该项技术的成熟度,进而提升新一代民用飞机的综合竞争力提供了保障。
其他文献
[目的]对呼吸道感染革兰氏阴性病原菌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探讨院内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药敏情况。[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6年4月抚顺市中心医院住院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菌株来自
患者,男性,73岁。患者因2个月前左乳房发现无痛性肿块,约花生米大小,无不适感,未经诊治,肿块逐渐增大至蛋黄大小来诊。查体:左乳外上象限可触及3.0cm×3.0cm×3.0cm大小肿块,表
德宏州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边疆少数民族聚居欠发达地区,畜牧业是本州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支柱产业,但多年来广大养殖户的素质差,缺乏科学技术指导和扶持。本文想通过2004年6
分析了偏轴跟踪抑制多路径误差时雷达低空检测性能。结果表明,在近距,雷达检测 性能由SCR决定;在远距,由SNR决定;雷达天线过低,探测空域受过渡距离和视距限制明显 ;天线过高,探测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