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产芋螺毒素研究概况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yue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芋螺(Conus)是一种肉食性热带海洋软体动物,是全球宝贵而濒危的药用海洋生物资源。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海,是海南特有的药用海洋生物资源。地球上约有500种芋螺,每种芋螺毒液中有约50-100种不同的芋螺毒素(conopeptides,conotoxin,CTX),至少有五万种特异结合动物体内各类离子通道的芋螺毒素肽,被誉为"海洋药物宝库",它们在麻醉、镇痛,研究与治疗帕金森氏病、行动障碍、精神分裂症等多种疑难杂症方面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其疗效确切、不成瘾,还是潜在的生物武器与多肽杀虫剂的宝库。芋螺毒素是一种近乎无限的药物资源,也是当今海洋药物研究和开发的热点。但至今进行了较深入研究的芋螺毒素不到0.5%,因此大力开展芋螺毒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研究开发芋螺毒素需要持续不断地供应芋螺活体,但由于地球变暖,芋螺赖以生存的珊瑚礁生境日益减少,海洋生态环境呈进一步恶化趋势,以及日甚的芋螺壳工艺品国际贸易,更加剧了芋螺资源的破坏。全球宝贵的芋螺资源已面临严重的威胁,芋螺种类和数量的减少日趋严重,70%以上的芋螺种类面临生存危机。芋螺资源的不断破坏给药学研究与新药开发将造成巨大的损失。芋螺的人工养殖和细胞培养极度困难。因而,最有效地保存这五万种天然毒素的方法是,建立每个芋螺种类毒管的 cDNA 基因库和毒素肽库。发达国家己开始芋螺收集的全球计划。在这种国际形势下,我国科学家戚正武院士、黄培堂、徐安龙等对我国海南产芋螺毒素的研究与开发十分关注。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近年来,海南大学依托地利和资源优势,正在大力开展海南产芋螺资源的研究,在芋螺毒素基因文库构建、新型毒素及其基因的发现、重组表达、人工合成、以及毒素肽结合离子通道等生物活性的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进展喜人,并与美国犹他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泰国珠兰隆功大学的同行科学家建立了广泛的国际合作研究关系,对于有效推动海南产芋螺毒素药物的研究与开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结合作者课题组的研究进展,对海南产芋螺毒素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本文提出了循环农业的概念、系统原理、技术原则和九大关键技术。总结了我国发展循环农业的四大主导模式以及政策建议。
介绍了交流电机移相控制和通断控制的基本原理,给出了一种基于P89LPC901单片机的单相交流电机调压调速系统的设计方案及软硬件设计方法,通过实验对两种控制方法的谐波进行了
水轮机效率是水轮机性能的重要指标,流量测量是原型水轮机效率试验中最重要、测试难度最大、测点较多的环节。介绍了流量测量的常用试验方法、测量原理、综合误差,并以哈萨克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离不开有效的教育和传播。为此,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保持教育和传播的正当性;深入分析多样化社会思潮,保持教育和传播的针对性;实现
对高清视频序列而言,H.264/AVC视频编码器性能优异,但同时其计算复杂度也较高。帧问和帧内预测模式的选择是H.264/AVC待优化的主要技术。鉴于此,根据选定的帧间预测模式和帧内模式选
<正>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它主要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等四个层次,其涉及的面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