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唾液酸化母乳寡糖由于唾液酸的结构特异性具有众多独特的生物活性。然而由于中性寡糖的干扰、结构的复杂性和低的检测灵敏度,对不同泌乳期唾液酸化寡糖的定量比较鲜有报道。本研究应用先前发展的"糖队列"分析策略在异构体水平对初乳和成熟乳唾液酸化游离寡糖进行了详细的定性定量分析。共检测到50种寡糖异构体,包括22种单唾液酸寡糖,25种双唾液酸寡糖和3种三唾液酸寡糖,其中首次发现了14种双唾液酸寡糖和3种三唾液酸寡糖。经定量比较发现成熟乳寡糖的唾液酸化水平比初乳降低了一半以上;双唾液酸和三唾液酸寡糖只占少部分,并随着泌乳期的延长降低(初乳:44.80%;成熟乳:23.61%);岩藻糖基化寡糖占初乳唾液酸化寡糖的16.31%,随着泌乳期的延长略有升高(成熟乳:22.35%);在两种乳汁样品中α2,3-连接的唾液酸糖链都只占极少量(<2%)。这些发现为唾液酸化母乳寡糖结构-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为配方奶粉的改良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