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农林间套作模式下丘岗红壤的酸性、交换酸与土壤养分状况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gaojuanJ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测定,研究了湘南地区祁阳县和冷水滩区第四纪红土丘岗区的幼林柑橘套种西瓜、牧草、夏季旱作物、油菜和幼林油茶套种西瓜几种农林间套作模式红壤以及柑橘单作、油茶单作、西瓜单作红壤、荒地红壤的酸性和交换性以及大、中、微量养分状况。结果表明:(1)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的酸化非常严重,土壤的pH都低于4.5,土壤交换性酸均很高,达5.0cmol/kg左右;土壤的保肥能力均为中等偏下,以油茶间套作(B)土壤的保肥能力最强;柑橘间套作(A)土壤的交换性酸和交换性Al3+最小,其潜性酸最小,土壤的交换性盐基含量和盐基饱和度最高,其肥力、保肥和缓冲能力最强;所有种植模式土壤的交换性酸均以交换性Al3+为主,其交换性盐基主要以交换性Ca、Mg的形式存在,特别是交换性Ca。不同种植模式土壤的CEC含量差异显著;土壤pH、交换性酸、交换性Al3+和交换性K、Na、Ca、Mg含量差异不显著。成年油茶林和幼年油茶林土壤的pH、CEC、ECEC、交换性Al3+、交换性酸、交换性K、Na、Ca、Mg含量差异不显著;成年油茶林土壤CEC、ECEC和盐基饱和度高于油茶幼年林,说明原始荒地开垦种植油茶后,土壤的酸化状况得到改善,土壤的保肥能力有所增强。(2)不同种植模式土壤的有机质、全N含量缺乏,全P、全K含量适宜,有效P含量丰富,碱解氮、速效K含量较适宜;有效Ca、Mg、S、Fe、Mn、Cu、Zn、B含量丰富;不同种植模式土壤的有效Si、Mn含量均低于荒地(D),说明Si、Mn元素没有得到有效地补充,应适当补充Si肥、Mn肥。不同种植模式土壤的有机质、大量养分、有效Mg、有效S、有效Si、有效Fe、有效Mn、有效Cu、有效Zn含量差异不显著,有效Ca含量差异显著,油茶间套作(B)与其他三种模式土壤的有效B含量差异显著;成年油茶林土壤的大量、中量和微量养分均大于幼年油茶林。
其他文献
在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地质矿产勘查与找矿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为了更好推进我国工业化进程以及经济发展,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地质矿产勘查与找矿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高层建筑的水暖系统是高层建筑中的重中之重,可以说如果一个高层建筑水暖系统发生了问题,将会严重影响高层建筑的使用功能。现代建筑的水暖工程正在低碳化、科技化、智能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