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行彩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术的45例患者,共穿刺造瘘53个肾脏,其中8例行双侧肾造瘘引流术(占17.8%)。超声仪为Philips M2410B,使用C3540凸阵探头和与之配套的穿刺引导架,采用一次性BARD经皮肾穿刺套件(肾盂气囊型)。对病侧肾脏先行超声扫查,选择最佳穿刺路径。常规消毒、铺洞巾,2%利多卡局麻后,在超声监视下将带有针芯的18G穿刺针插入肾盂内,拔出针芯,见尿液流出将导丝插入,退出穿刺针。沿导丝将扩张管由细致粗依次插入肾盂以扩张孔道,最后将14F导管沿导丝置入肾盂内,拔出管心针及导丝,用适量生理盐水冲洗导管,然后接尿袋并皮肤缝合固定导管。结果:45例患者中,尿路结石11例,肾结核1例,腹膜后肿瘤压迫1例,膀胱肿瘤压迫16例,宫颈癌压迫3例,直肠癌压迫12例,感染性肾囊肿1例。45例患者共穿刺造瘘53个肾脏,2例穿刺造瘘失败,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6.15%(51/53)。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均未见周围脏器损伤、尿液外渗及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导管均引流通畅,术后1周,肾功能明显改善。结论:本研究中2例失败,原因是虽然穿刺针穿刺到位但在放置扩张管和导管时导丝弯折成角而置管失败。为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应注意以下几点:(1)准确定位穿刺目标及穿刺路径。(2)术前应教会病人浅呼吸和屏气动作;(3)如集合系统分离较小(<1cm),可术前应用利尿剂,或通过穿刺针注入生理盐水5-10ml;重度积水尿量大于1000ml时应分次放出;(4)导丝置入过程中应适当提拉导丝以避免导丝弯折成角(5)置导管时宜深不宜浅,以防导管脱落;(6)导管置入后要用适量生理盐水冲洗以避免血凝块堵塞;(7)在穿刺过程中,尽量减少尿液外流。总之,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术能够及时引流尿液,改善肾功能,从而避免了患侧肾功能的丧失。该技术具有操作灵活、安全可靠、创伤少、痛苦小、整体治疗费用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