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三种具有相同亲水头基,不同链长疏水尾基的超长碳链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该系列表面活性中EO 头基的平均分子量为350,疏水链在9 位有一个双键,简写为UCn-350(n = 18,22 和24)。分别用1H NMR 和FT-IR 表征了UCn-350(n = 18,22 和24)系列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并用GPC 表征了其分子量及其分布。通过吸光度(波长=500nm)法对UCn-350(n = 18,22 和24)系列表面活性剂的浊点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由于用含有不饱和双键的超长碳链作为疏水尾基,导致这些超长链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浊点偏低且数值非常接近,从而偏离了文献报道的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碳链6≤ n ≤16)浊点与其分子结构的经典公式:CP = Clog(mEO)–Fnc–E(其中C、F 和E 为常数;mEO、nc 分别为聚氧乙烯型表面活性剂中EO 和疏水尾基中碳原子的个数)。通过研究添加物对UCn-350 系列表面活性剂浊点的影响,发现短链醇(C2-C4OH)能提高UCn-350 的浊点,而无机盐(NaCl,Na2SO4 and MgSO4)使UCn-350 的浊点降低,这与碳链长度为6~16 的CnEOm 表面活性剂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