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时间尺度的运动健康行为监测研究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墙报交流(体育信息分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ements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研究大时间尺度连续动态的运动健康行为层次模型与测度方法,在大尺度时间序列的运动行为测度框架下,画像连续动态的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典型运动健康行为,形成身体指标、现象指标、空间指标相融合的大时间尺度连续动态的运动行为模型,为科学监测运动健康行为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运动健康行为监测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核心观点进行整理分析,为形成具有可信度的研究结果提供支持。研究结果:鉴于对运动健康促进的巨大作用认识越来越深刻,人们对运动监测问题也愈加关注。目前,国内外对运动的监测多是从智能可穿戴设备开发与检测研究入手,研发基于可穿戴的体力活动监测方法(In,2018)和测量技术系统。例如,华米科技在国内首个推出全球首款基于RISC-V开源指令集的智能可穿戴健康芯片AI芯片的ECG监测手环,欧盟主持研发完成了将温度、心电、心肌、呼吸、姿态等传感模块、微处理器和无线通信模块集成和处理的WEALTHY(Wearable Health Care System)系统,德国研发了实现心电数据的远程记录和健康管理的Vitaphone慢性疾病管理系统等。这些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是也忽略了一些关键性问题:1)过度关注运动功效,忽视对运动损伤甚至运动性猝死的防控;2)运动风险评估早已被国家卫生部列入《健康体检项目目录》,但是缺少相应的规范、流程和标准研究,导致落实和推广的困难;3)测量集中于运动本身单维度描述,缺乏大时间尺度+多源空间尺度复杂性分析;4)研发运动APP成为热潮,但是运动健康服务智能化水平却难以满足客户需求,"僵粉"现象突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推动运动监测转向运动健康行为监测上来,通过行为规范性的监测与评估,防止运动风险的加剧。由于人的行为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因此需要建立大时间尺度的运动健康行为监测关键技术体系,全面画像运动健康行为过程。1)构建行为层次模型。采用生理参数采集、运动动作捕捉、力学仿真模拟等方法,融合生理学、运动学、力学等多模态信息数据,对不同人群的运动系统特性、功能及状态进行定量分析,建立大时间尺度连续动态全健康行为模型与整体测度方法和行为模型,描绘连续动态的生活中典型运动健康行为。2)识别运动行为。通过智能可穿戴健康设备的传感系统获取个体的运动(运动方式、运动强度、加速度、运动速度、运动时间等)、生理(心电/心率、血氧、摄氧量、脉搏、体温、肌肉颤抖)和行为(获得轨迹、活动频度、活动强度、活动倾向、活动网络)大数据,通过重叠与聚类形成跨层次行为模型,建立高效精准的运动行为识别体系。3)开发运动行为测度方法。从大时间尺度构建纵向行为链,通过时间单元相似性多次重叠描绘行为特征,对生活空间、工作空间、交往空间、运动空间、休息空间等信息进行识别,建立空间行为信息库;融合行为链和行为环构建整体性运动健康行为画像,形成身体指标、现象指标、空间指标相融合的运动行为识别策略。4)连续动态的运动健康功能态评估。健康功能态是连续变化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突破传统仅仅借助生理常态进行描绘的局限性,基于智能可穿戴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云计算技术等技术开展个体运动行为过程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寻找连续动态下的运动健康行为复杂证据,通过正相关判断从运动行为数据推测出来健康功能态模型和算法的正确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反向模拟的方法,将运动健康功能态数据进行聚类融合,建立基于个人运动行为、体力活动水平、运动习惯、生活方式等多源信息所表达的个人数据库,利用生理学、行为学、运动学知识对各项指标进行评估、分析,由医学专家和运动专家进行评判,构建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健康功能态模型。研究结论:构建基于大时间尺度的运动健康行为监测技术体系,建立运动健康行为的层次模型、识别体系、测度方法和功能态评估体系,可以有效监测人们的运动健康行为,从而对推动科学运动产生积极的影响。
其他文献
党史学习教育不能靠说教和灌输,不能让学生一味地被动学习。党史学习教育要从学生年龄特征出发,立足学校的实际,借助丰富的党史资源,紧扣学生的经验和兴趣,通过形态多样的教育,自觉、自然、自发地进行,让党史学习教育在校园中"立"起来、"实"起来、"活"起来、"火"起来。
期刊
文章简要论述了激励性评价在小学低年级语文写字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师可以采用委婉、准确、个性化、幽默等多元化的评价语言,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调动学生写字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汉字的形体美。
职业院校以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根本目的。传统职业教育模式理实分离,培养效果与企业实际需求不匹配。针对上述问题,为进一步落实学生高素质的人文素养和技能型的专业能力培养工作,该文针对理实一体化课程开展基于PDCA循环的创新性教学模式改革,以学生为主体,落实能力本位,准确监测和评估教学质量,分别从教师端口、学生端口实现了计划(P)→实施(D)→检查(C)→整改(A)的全周期教学模式改革,提升了教
目的 分析运动健康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郑州市中心医院在2019年12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51例)与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管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运动健康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糖脂代谢水平、氧化应激指标、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患者满意度,并以上述指标综合评估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空
目的:探讨并分析右侧锁骨下静脉置管过程中所遇的问题。方法:选取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0月—2020年4月收治的200例应用经皮右侧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治疗过程中所遇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置管顺利,无任何并发症172例,置管失败4例,其中误入动脉2例,穿刺部位渗血、渗液15例,留置导管阻塞8例,导管脱落2例,导管相关性感染1例。结论:右侧锁骨下静脉置管作为中心静脉置管术的首选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进入了大数据、信息资源、网络技术时代,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比之下,教育仍然是"落后的",学生在室内里拿着书学习,老师在黑板上进行讲述。近年来,授课的环境被改变,新时代已经将微课的授课方式融入到教育当中来,使用微课的授课方式非常便利,给教育带来了强烈冲击,很多一线老师都不能很快的适应。微课授课的出现和不断发展给老师带来了新的授课方式,也让学生的学习发生了变化,
目的:调查四川文理学院普通大学生运动健康信念现状,并探究其影响因素,为更好地开展大学体育工作提供依据。研究对象与方法:使用运动健康信念量表对2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最终有效问卷184份。结果:康养产业学院男生教育程度显著高于康养学院女生,运动健康信念量表中的感知到障碍得分显著低于女生(P<0.05);美术学院男生感知到障碍得分显著低于美术学院女生(P<0.05),运动自我效能得分显著高于美术学
期刊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CRI)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1年3月在九江市中医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接受HD治疗的112患者临床资料,分析HD患者CRI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HD患者CRI发生率为23.21%(26/112);发生CRI组与未发生CRI组在导管留置时间、穿刺部位、穿刺次数、低蛋白血症、合并糖尿病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随着社会发展以及能源、环保等问题的日益突出,纯电动汽车以其零排放、噪声低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作为电动车关键技术之一的电池管理系统(BMS),是电动车产业化的关键。电池管理系统监测和管理电动汽车状态,具有剩余电荷量(SOC)估计、功率估计、电池热管理、故障诊断及控制器局域网络(CAN)通讯等功能。总结了BMS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对BMS重要功能展开论述,在电池功率状态(SOP)的估算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