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万大山核心区的森林公园——十万大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防城港、上思交界处,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保存着较大面积的热带森林,在广西乃至我国都为数不多。十万大山地区目前已成为全国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规划筛选的16个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地区之一。然而,该地区苔藓植物却鲜见报道。本课题组成员于2011年6月前往十万大山自然保护区进行苔藓植物采集,沿5条采集路线共采集1275份的苔藓植物标本。通过实验室近一年时间的整理、鉴定、校对,并结合该地区的原始生态数据将调查结果应用经典生物分类、数量分类与排序、相似性系数等多种分析方法,对十万大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物种组成、区系成分、群落进行了较系统、全面的研究。首次报道十万大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名录,共计45科107属285种,其中苔类和角苔类18科31属71种,藓类27科76属214种。并发现广西新记录57种,隶属于21科36属,其中麻锦藓属(Taxithelium Spruce ex Mitt.)、拟绢藓属(Entodontopsis Broth.)、圆叶苔属(Jamensoniella (Spruce) F. Lees.)、异鳞苔属(Tuzibeanthus S. Hatt.)和疣叶苔属(Horikawaella Hatt.&Amaka.)5属为广西苔藓植物新记录属,并对优势科、属进行了分析。十万大山苔藓植物地理成分可划分为世界广布成分、北温带成分、东亚成分、中国特有成分、泛热带成分、旧世界温带成分、旧世界热带成分以及东亚-北美间断分布成分,这8种类型。除世界广布成分外,十万大山藓苔植物主要以旧世界热带成分(占总种数30.27%)和东亚成分(占总种数24.91%)为主,北温带成分(占总种数14.56%)和泛热带成分(占总种数13.79%)次之。通过与全国其他8个地区藓类植物的组成及地理成分等的比较,显示出十万大山苔藓植物与广西省内的猫儿山、九万山和银竹老山地区和云南纳板河关系最为密切,而与陕西佛坪和神农架地区较为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