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

来源 :第三届北京大学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手术与热点问题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ere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中,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prolaps, POP)的发病率在逐步增高,并已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的生活质量。在发达国家中,POP的修复重建手术已占到普通妇科大手术的40%~60%。国际尿控协会(International ContinenceSociety, ICS)也将尿失禁这一常见的老年人疾病视为一种国际性疾病加以研究,并认为它构成了社会卫生问题。据调查,50%以上的妇女有尿失禁或盆底功能障碍的经历,50~65岁的妇女25%患有尿失禁。女性尿失禁的患者中,绝大部分是压力性尿失禁(stressurinary incontinence, SUI),其发病率在40%左右。 前盆腔结构功能障碍主要是指阴道前壁的膨出,同时合并或不合尿道及膀肤膨出。阴道前壁松弛可发生在阴道下段,即膀N}输尿管间蜡的端,称前膀胧膨出,也可发生在阴道上段,即输尿,也称后膀肤膨出。临床上两种类型的膨出常同时存在。前膀眺膨出与压力性尿失禁密切相关,后膀肤膨出为真性膀肮膨出,与压力性尿失禁无关。重度膀肤膨出可出现排尿困难,有时需将膨出的膀肤复位来促进膀胧排空。重度膀肮膨出患者可以掩盖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需膨出组织复位后明确诊断。选择手术时一定要明确解剖缺陷的具体部位。所以,前盆腔功能障碍表现为下尿道功能障碍性疾病。 中盆腔结构功能障碍表现为盆腔器官膨出性疾病,主要以子宫或阴道弯窿脱垂以及肠膨出、子宫直肠陷窝庙形成为特征。 后盆腔结构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直肠膨出和会阴体组织的缺陷。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