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133+细胞和IL-4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r3491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检测CD133~+细胞和IL-4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结、直肠癌中肿瘤干细胞及其表达IL-4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06年6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临床资料完整的结、直肠癌52例,同时选取切缘结肠组织52例作为对照。分别应用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SABC)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了52例结、直肠癌和切缘结肠组织切片中的CD133+细胞及IL-4的表达。结果: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CD133~+细胞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切缘结肠组织(分别为92.31%和10.64%,P>0.05);2、CD133~+细胞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病理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但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和肿瘤浸润深度无明显统计学相关;3、IL-4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与切缘结肠组织(分别为75.00%和19.23%,P>0.05); 4、IL-4的表达与肿瘤的病理类型、浸润深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5、免疫荧光检测显示结、直肠癌组织中IL-4表达于CD133~+细胞分布区域。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存在CD133~+细胞,其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IL-4在结、直肠癌组织的表达显著高于切缘结肠组织,IL-4表达于CD133+细胞分布区域。提示结、直肠癌组织中的CD133~+细胞可能是肿瘤干细胞并通过分泌IL-4获得生存优势,对肿瘤恶性程度、转移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其他文献
以无水硫酸铜为铜源,尿素为沉淀剂,采用微波法,通过改变反应物浓度比制备出粒径和形貌不同的氧化铜纳米颗粒,并用DSC、XRD、FT-IR和TEM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三种
<正>日元走势在2017年可谓表现平平,波澜不惊:全年对美元升值幅度为4.31%,在G10货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中排名倒数第二,仅高于纽元;全年波幅仅为10.5%。展望2018年,笔者认为,日
英语歧义现象一直是影响学生正确应用语言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语音歧义、词汇歧义、语法歧义及语用歧义中,词汇歧义对英语阅读的影响较为突出,已成为教学的难点。探讨了造成词
IVF-ET(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即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是治疗不孕症的常用手段。目前,随着IVF-ET技术水平的提高,卵母细胞回收率和胚胎移植率也不断提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