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不饱和醛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环境中有机物.在外环境中,多不饱和醛类主要产生于有机物的不完全燃烧,如工业生产、香烟烟雾、机动车尾气、和烹饪油烟等.因而,人类可通过多种途径暴露于不饱和醛类化合物,同时,机体自身的生物化学作用过程也可产生内源性的不饱和醛类。在氧化应激过程中,多不饱和醛类化合物是脂质过氧化的中间产物。近年来不饱和醛类的毒性作用和健康效应引起关注,并已取得一定成果。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1)多不饱和醛类与肿瘤发生的关系:研究发现一些不饱和醛,如丙烯醛,巴豆醛等已证明可诱导基因突变;抑制DNA修复;在肺癌患者肺组织中丙烯醛,巴豆醛DNA加合物水平明显升高;并且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发现接触烹饪油烟与妇女肺癌的发生有关,因而提示其与肺癌、肝癌等肿瘤的发生有关。(2)多不饱和醛类与心血管系统疾病有关研究发现丙烯醛可引起心肌氧化应激、相关蛋白修饰、心肌肥厚和炎症进而导致心功能下降;(3)多不饱和醛类与神经退行性系统疾病的关系:在对阿尔兹海默症的病人的研究发现,在临床前期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海马旁回(HPG),上、中颞脑回(SMTG)和小脑(CER)的丙烯醛水平明显增加。离体实验则提示丙烯醛可抑制抗氧化能力、诱导神经细胞的凋亡和坏死,因而可能是阿尔兹海默症的重要致病机制之一。今后应关注的研究热点:1)加强在人群流行病研究中针对多不饱和醛类化合物暴露和生物效应标志物,如蛋白和DNA加合物水平与相应健康危害关联的验证性研究;2)多不饱和醛类化合物毒性和致癌模型的研究;3多不饱和醛类化合物毒性作用机制,包括致癌机制和在心血管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