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理论视角下奥林匹克运动治理体系研究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墙报交流(体育管理分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y353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奥林匹克运动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体育发展形态,其治理体系一直对各项体育事务的改革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治理与全球化的日益推进中,人类社会与现代奥运的日益发展,不断对诸如奥运会这样的国际赛事组织提出新的要求。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不断蔓延的情势下,国际奥委会和东京奥组委联合决定2020年东京奥运会延期举办。国际奥委会的这一做法的伦理正当性得到了一致的赞同,但是其程序上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受到了学者们的质疑。本研究以东京奥运会延期所引发的一系列影响与讨论为背景,从冲突理论的视角,以"索普事件"、"《奥林匹克宪章》的修订和扩充"、"盐湖城丑闻事件"、"东京奥运会延期"等重大事件为切入点,对奥林匹克运动治理体系的演变历程进行追根溯源,寻求并总结其规律和特点,重点从治理的途径、主体以及效果三个维度横向地对治理体系各个阶段进行剖析,最后借鉴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为完善奥林匹克治理体系、实现奥林匹克运动治理体系在重大冲突或事件中的有效治理和推进奥林匹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个案研究法、档案考证法等研究方法。研究结果:1.回顾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以来得治理理念和方式的主要演变历程,将其分为六个阶段:(1)业余主义的精英式治理(1894-1916年):复兴伊始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是以亨利皇家赛舟会和英国体育组织的管理方式为基础,构建了国际奥委会,其缺乏现代民主机制的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或减少外界干扰,但其内部的组织建设以及外部与其他组织之间联系的矛盾日益恶化。"索普事件"的发生引发了对业余主义的修订,进一步也拓展了对国际奥委会组织的变革,为下一阶段三大支柱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第一次民主化催生(1916-1940年):随着奥运会规模上的扩大,国际奥委会已经不能自己举办奥运会了。国际奥委会开始寻求与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国家奥委会之间的合作,这一阶段奥林匹克三大支柱得以确立,并且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尽其职;(3)规范性的全面提高(1940-1952年):因为二战的爆发,国际体育秩序受到政治环境的干预,同时也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吸纳了更多"奥林匹克国家",为应对这种变化,1949年国际奥委会对《奥林匹克宪章》进行了全面的修订,使得规范性和正规性得到全面的提高;(4)从"政令式管理"到"系统性治理"的转变(1952-1972年):20世纪60年代以后,奥运会的规模不断扩大,运营多为赤字状态,并且各组织之间的活动内容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国际奥委会严重失衡,为下一阶段"系统性治理"的埋下伏笔;(5)奥林匹克运动进入新旧交替(1972-2014年):70年代以后,政府、赞助商等利益相关者意识到奥林匹克体系的重要性,都积极参与到治理格局中来,传统的奥林匹克金字塔式的管理体制逐渐完善起来。盐湖城丑闻事件爆发后,国际奥委会被迫进行了结构上的改革,不得不吸纳更多的利益相关者,之后系统化治理初步形成;(6)奥林匹克治理体系新思考(2014年至今):2014年,国际奥委会全会通过《奥林匹克2020议程》,再加上多种利益集团利益和权利的博弈下,治理主体多元化的网络化奥林匹克运动治理体系逐渐形成。国际奥委会在奥林匹克治理体系中不再是唯一发挥作用的组织,其他利益相关者变得越来越重要,但也变得更加复杂。2.冲突理论视域下的奥林匹克运动治理体系分析:(1)利益作用的改革与整合;先是由一个国际奥委会独立自治,到由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国家奥委会三大支柱共同管理,再到现在多种利益集团网络化治理,其本质上看,这是一个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2)冲突促进瓦解与变迁;多方利益集团因权力、地位、资源分配或者价值观念都会导致冲突,冲突本身属于社会的普遍现象,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正功能,可以消除组织内部与外部的不满、打破旧秩序、推动新规范的产生以及促进多方关系的不断改善;(3)弹性社会的交互与冲击:奥林匹克运动治理体系中利益相关者越来越多,除国际奥委会的其他利益相关者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也就变得越来越复杂。多元化、开放化的奥林匹克运动治理体系就变得弹性比较大,就会容易出现冲突。东京奥运会延期这一决策的背后以及后续影响很大程度源于此。研究建议: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案,为完善和建设奥林匹克运动治理体系提供中国智慧:(1)构建"共建共享共治"的多元治理主体;(2)树立"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3)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体育治理体系,引领奥林匹克运动治理走向善治。研究结论:奥林匹克治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为了实现奥林匹克运动的革新和延续,纵观当前国际奥委会的2020年东京奥运会延期决策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推进奥林匹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刻不容缓。中国理应参与全球体育治理,为完善奥林匹克治理体系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其他文献
miRNA(microRNA)是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内源性非编码小R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靶基因的mRNA结合,切割靶mRNA或者抑制靶mRNA的翻译来抑制靶基因的表达。本研究综述了miRNA调控园艺作物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miRNA在园艺作物根、叶、花、果实等器官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音乐教育审美育人功能与德育立德树人功能的紧密结合,能够涵养爱国主义情感,塑造学生的优秀品格;能够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团队合作意识;能够培育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创新意识。因此,需要通过探究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德育践行路径,找准音乐中德育践行的着力点,主动加强理念建设,深入挖掘音乐教育中的德育内涵,创新音乐教育的手段与方式,丰富第二课堂实践形式。
在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相关课程均要遵循“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专业认证的理念要求进行改革。文章分析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服务中学语文教育的思路,指出高校要对教学内容、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改革,以保证“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最大程度地服务中学语文教育。
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学生通过接受中小学教育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音乐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一部分,更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真正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文章通过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进行论述,深入探讨立德树人的真正内涵,以及立德树人背景下开展音乐教学的有效策略,为促进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改革提供一些建议。
《名优之死》被称为田汉在艺术上最为完整的剧作,也是一部"将美进行毁灭"的悲剧。该剧作讲述了京剧老生刘振声用尽毕生心血培养出来的爱徒刘凤仙禁不住旧社会恶势力的诱惑,从此变得骄纵暴蛮,越发像是一具行尸走肉。更令人痛心疾首的是,身为师父的他无力改变现状,无法和以杨大爷为首的恶势力斗争,最后倒在心爱的舞台上悲愤而死。这种飞蛾扑火般的抵抗展现了刘振声为了维护艺术尊严的决心,也道出了他对恶势力的不齿与愤恨。
基于CGSS2017数据,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研究教育差异对相对贫困人口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教育差异显著正向影响相对贫困人口幸福感;教育差异对相对贫困人口幸福感的影响存在群体差异;阶层认同在教育差异对相对贫困人口幸福感的影响中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对此,应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大相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缩小阶层认同感差异等,以提升相对贫困人口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基于2018年CHARLS数据,通过构建基准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以及分异质性样本回归模型,对我国子女教育与父母晚年幸福感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与检验。研究结果发现:子女教育对父母晚年幸福感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溢价效应,主要通过教育的直接效应、经济支持与非面对面情感交流的间接效应起作用。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子女教育对父母晚年幸福感的影响机制不仅具有城乡、年龄、经济状况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的差异,而且在影响程
城乡差异一直以来都是重要的研究议题,但现有文献多将研究重点聚焦在经济层面,忽视了对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差异的探讨。本文从休闲角度出发,使用中国社会综合调查年度数据,运用潜类别分析方法,建立回归混合模型,探讨了我国居民休闲生活方式的城乡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1)城乡居民的休闲生活方式差异明显,城市居民整体休闲参与频率明显高于农村居民;(2)城乡居民休闲参与类型的差异明显,城市居民更多地参与到发
王孟庸教授临床治疗汗证经验丰富,其认为本病的核心病机为阴阳失衡、气机郁滞、虚热不透,主张明辨病机,治疗以燮和阴阳、宣达气机、疏透虚热为主,在此基础上加入经验药对,配合丸剂、药膳缓缓调治善后,每获良效。附验案3则以佐证。
<正>低年级的老师反映很多同学不清楚身体的界限,因为好奇、好玩儿或模仿,会随意碰触他人隐私部位,给他人及班级带来一些不良影响,还有一些同学存在随便拿走别人或公用的东西的现象,于是,我设计了一堂团体辅导课,希望可以帮助学生们树立边界意识,学习界限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