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LDI-FTICR-MS用于食用油中甘油三酯的快速分析

来源 :第三届全国质谱分析学术报告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uantianjin99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用油中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s,TAGs)的含量及种类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成分,但摄入不当会引发诸多疾病,例如肥胖症、心血管疾病[1]、肝功能异常[2]等。此外,由于不同种类食用油相似度高难以区别,食用油掺假问题日趋严重,这严重影响着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因此,建立快速高效的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用于食用油中甘油三酯的直接进样质谱技术主要包括了电喷雾离子源(ESI)、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源(MALDI)等[3-5]。其中,ESI源主要适用于测定其中的脂肪酸、酚类等极性成分,且有时候需盐离子辅助才能获得好的信噪比谱图。而APCI源则用来测定中等极性或弱极性的组分,由于APCI源获得的谱图有3种特征的碎片离子,这种电离技术可以推断TAGs的组成及脂肪酸的酰基位置。与ESI源和APCI源溶液进样方式相比,MALDI源可以直接作用于固体样品,具有样品制备简单、易操作、耐盐度更好的优点,因此本研究基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MALDI-FTICR-MS)技术建立了一种用于食用油中甘油三酯的直接快速定性分析方法。采用2,5-二羟基苯甲酸(DHB)作为基质,二氯甲烷作为食用油溶剂,在激光能量为15%,频率为100Hz,辐照次数为100Shots条件下可以获得重复稳定的信号(RSD<10%)。利用一级质谱和二级质谱对食用油中甘油三酯进行了初步的分类分析。在置信度为95%的条件下,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可对34种食用油进行了很好的分类。利用该技术可以直接识别出橄榄油中掺杂5%的菜籽油,验证了该方法可以用于食用油样品的快速筛查分析。
其他文献
  电子烟在储存和工作过程中,导油绳、储液管、导气管、储液棉、吸嘴内侧等与电子烟溶液、释放物直接接触,吸嘴外围部分与口腔直接接触,材料中的有害物质可能迁移至电子烟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