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额顶部累及胼胝体及对侧的胶质瘤,MRI呈"蝴蝶状"改变,恶性程度高,手术全切除较困难,疗效较差。本文探讨此类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应用显微手术切除的方法及其预后。方法:总结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42例额顶部累及胼胝体及对侧的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27例,女性15例,年龄18~71岁,平均年龄41.7岁。原发性肿瘤17例,复发性肿瘤25例,MRI呈"蝴蝶状"改变。完善各项术前检查,行MRI增强扫描,MRS及DTI等检查,在显微镜、神经导航、电生理监测等手段辅助下行手术治疗。结果:手术全切除29例,次全切除10例,活检3例。术后癫痫发作3例,短暂性失语和反应迟钝3例,短暂性一侧肢体无力2例,出血死亡1例,33例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病理诊断WHOⅠ级3例,WHOⅡ级8例,WHOⅢ级11例,WHOⅣ级20例。大部分病例术后均辅以放化疗治疗。随访12个月至5年,平均生存期19个月。结论:额顶部累及胼胝体及对侧的胶质瘤是预后不良的表现,病理结果以恶性胶质瘤母细胞瘤为多见。对于此类肿瘤,术前精确定位,针对不同位置制定恰当的手术入路,显微镜下神经导航、电生理监测等辅助手段行全切或次全切肿瘤,术后辅以放化疗,大部分病例仍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