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物知意之间《大学》诠释与现象学

来源 :第三届中哲、西哲、马哲专家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392727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任务,是在中国现象学运动的两条道路—“希腊化”与“中国化”之间,做些展望与测绘工作。首先是指出现象学与古希腊哲学传统,因而与西方哲学基本问题域本身的渊源。其次是在前辈工作的基础上,深入探讨现象学传统与中国古典思想的沟通可能。最后是勾勒出,以现象学运动为中介,中国古典思想与古希腊哲学本身会通的几个要点。本文的着重点是通过对《礼记。大学》篇诊释史的梳理进入第二环节。
其他文献
集体资产基本情况rn浙江省供销合作社自1949年10月1日成立后,构建了从省到村的完整体系.在上世纪50-80年代,县和县以上建立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县以下在区(区公所)设立基层社,
期刊
受疫情影响,中国2020年一季度G D P同比下降6.8%,是40多年来首次出现的负增长.但中国采取了强有力的防控措施,有效降低了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为复苏打下坚实基础.继二季度实现快
期刊
摘要: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在国际事务中负责任的大国,其在文化兴国战略上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中国文化建设应加强普遍性诉求,而不是过分强调特殊性。因为,强调自身文化特殊性是一种防御性策略。相反,只有发扬自身传统文化优势,积极地参与到新普遍性的建构中去,才能提高中国文化的软实力,进而在全球文化竞争中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关键词:普遍性:软实力;中国道路  作者简介:丁立群,男,黑龙江大学哲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