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治未病切入点

来源 :第三届泛中医论坛、中医“治未病”暨首届扶阳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bnw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治未病"始见于《黄帝内经》提出的"上工治未病"(《灵枢·逆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历经长期的实践,逐步构成了"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理论体系,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丰富多样的技术方法。中医治"未病"从哪些环节入手呢?首先,调养情志防"百病",健康教育是治未病之首,七情六欲人之皆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的刺激是百病之源,精神状态是衡量一个人健康状况的首要标准。中医认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因此,中医始终把心理调治作为防病健身、治病疗疾的第一步。其次,调饮食是防病的基础,食疗是"治未病"不可缺的手段,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之气血、津液、精血均来源于脾胃的生化。饮食合理则不病或病轻;反之,则多病或病重,因此,中医养生之要以食为本。再次,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是保障体健一种动力,亦是治未病一项重要内容,运则立,动则健,机体正气的强弱、血液循环状况的良否、新陈代谢质量的高低、抗病能力的大小、疾病治疗和恢复程度的快慢等,都是运动产物的不断积累。最后,辨证论治,科学用药,是治未病思想的延伸和发展,中医对药物毒副作用和药源性疾病的认识,是非常超前和科学的,同样是治未病思想的延伸和发展。
其他文献
淮北矿业集团朱庄煤矿1989年率先建成安徽省第一座现代化矿井,同时也是淮北矿业第一批“全煤行业安全高效矿井”;涌现出了党的十七大代表、全国劳模方国胜,党的十九大代表、
期刊
“十四五”时期,森林覆盖率计划目标24.8%,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93.8%,新建改造绿道60公里,创建花园式社区40个,生态环境宜居水平将继续提升,空气质量持续改善……rn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