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滴在微柱结构超疏水表面上的飞溅规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rob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解和控制液滴在固体表面上的飞溅现象在工程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抑制飞行器和输电线缆上的积冰,改善农药喷洒中化学药品的利用效率,增强喷射冷凝中的换热效率和提高喷墨打印的质量等等。有报道指出,环境气压或者表面粗糙度的轻微改变都会引发飞溅动力学的剧烈变化,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改变环境气体的压强相对较难,而快速发展的微纳米装备制造技术,为合理地设计可控的粗糙结构来改变液滴的飞溅机制提供了可能。本文设计了具有规则的正方形微柱结构的多级超疏水表面,并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大小和速度的液滴在不同几何形貌的微柱表面上的飞溅特性。研究发现微柱结构的几何参数及其尺度效应对液滴的飞溅准则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在较高的稀疏微柱结构(D0/h<20,D0/S<20)表面上发现了一种由射流破碎诱发的飞溅机制,将液滴飞溅的临界We数降低到~16左右,对应于液滴直径与微柱间距的无量纲尺度比D0/S≈2,液滴与表面的接触时间减小50%左右;相反地,在较高的密集微柱结构(D0/h<20,D0/S>20)表面上,由于液滴下方气垫的逸散作用,液滴的飞溅准则显著提高,可以有效抑制飞溅。本文详细地分析了控制飞溅的机理,并提出了发生飞溅的临界条件(We数)与碰撞液滴和微柱结构的几何参数的关系式。本研究指出,合理地设计微柱结构超疏水表面的几何形貌可以有效地调节液滴的飞溅动力学过程,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指导。
其他文献
马坞金矿床的地质特征与中川岩体地区金矿床的特征具有相似性。马坞金矿主成矿期石英脉中δD为-78‰~-98%0,δ^18OSMOW为18.0‰~20.2‰,δ^18OH2O为0.45‰—8.54‰,显示成矿流体为岩浆
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务服务中心党总支(以下简称“政务中心”)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着力
采用动态激光扫描技术对地铁隧道进行变形监测时,得到的隧道实际轮廓数据为螺旋线型。提出了一种直接对螺旋线形点云数据进行处理的方法,能够有效剔除扫描数据中的粗大误差,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迅速发展,建筑行业对信息化逐渐重视,与此同时BIM技术在建筑领域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物业运维管理作为传统物业管理的扩展与延伸,为实现数据信息的有效存储、高效传递以及可视化等技术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为现代建设项目在运维阶段的落地应用提供了科学支撑。针对物业运维管理存在的海量、多源、异构的信息数据,本文结合BIM技术的协同性和可视化等特点,将BIM技术与物业运维管理进行有效融
导电聚合物水凝胶因具有三维多孔微/纳米结构、良好的可扩展性、可调谐的电化学性能等特性,从而能够为固/液、生物/合成系统、软/硬材料等界面提供高效的电子传输。[1,2]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