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作为一个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如今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教师失范行为,而影响教师失范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学者们对此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释。本研究从社会公平理论和组织行为学,探讨影响教师失范行为的心理机制。采用问卷法调查了350名中小学教师,以考察教师组织公平感(自变量)与教师失范行为(因变量)的关系以及心理契约破裂(中介变量)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教师的平均年龄为37.25(±8.41)岁,其中男教师146人(41.7%),女教师204人(58.3%);小学教师131人(37.4%),初中教师137人(39.1%),高中教师82人(23.4%);教龄5年以下者83人(23.7%),教龄6~10年者78人(22.3%),教龄11~15年者63人(18.0%),教龄15年以上者126人(36.0%)。研究结果:(1)中小学教师组织公平感与教师失范行为显著负相关(r=-0.222,p<0.001),与教师心理契约破裂显著负相关(r=-0.605,p<0.001);而教师失范行为与教师心理契约破裂显著正相关(r=0.354(p<0.001)。(2)对研究数据进行中心化处理后,采用控制人口学变量的层级回归分析来做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的组织公平感负向预测教师失范行为(β=-0.241,p<0.001),可解释教师失范行为5.8%的变异(F=7.443,p<0.001,而组织公平感可解释心理契约破裂37.5%的变异(F=41.269,p<0.001;β=-0.614,p<0.001)。当组织公平感和心理契约破裂同时对教师失范行为进行回归时(F=11.645,p<0.001),心理契约破裂正向预测教师失范行为(β=0.338,p<0.001),而组织公平感则不能预测教师失范行为(β=-0.034,p>0.05)。研究结论:中小学教师的组织公平感负向预测教师失范行为,而心理契约破裂正向预测教师失范行为,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契约破裂在组织公平感与教师失范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