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腹膜纤维化(PF)是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主要原因。腹膜纤维化所致的超滤失败是长期腹透治疗的主要并发症。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腹透相关性腹膜纤维化已经成为研究热点。因此,本文回顾了腹透相关性腹膜纤维化与中医药防治的实验研究结果,对中医药防治腹透相关性腹膜纤维化有效干预方法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结合手工检索1993-01/2018-06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腹膜透析、腹膜纤维化、中医药、防治",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中医药防治腹透相关性腹膜纤维化实验包括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文献,然后筛除非随机实验研究,查找剩余的文献全文,以是否为随机对照实验研究作为纳入标准。结果:(1)中医药防治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纤维化的探索主要有单味中药、中药提取物和中药复方等对大鼠腹膜间皮细胞、腹膜结构的影响。其中黄芪可以增加心排血量,使腹腔血流灌注增加从而提高跨毛细血管超滤,增加腹膜有效透析面积,且可抑制由转化生长因子β1引起的纤维连接蛋白产生。丹参能有效地提高腹膜溶质清除率和超滤量,丹参、黄芪对腹膜超微结构有良性影响。中药提取物主要为葛根素,能有效拮抗HPMC的TGF-β高分泌,具有抗腹膜纤维化作用;大黄素,可以减少高渗性葡萄糖诱导的腹膜间皮细胞TGF-β的分泌,从而起到防治高渗性葡萄糖引起的腹膜纤维化作用;丹参素,对高糖诱导的HPMC分泌细胞外基质具有抑制作用,并呈浓度依赖性;川芎嗪,有抑制腹膜间皮细胞CD40表达的作用,能显著改善腹膜透析中腹腔巨噬细胞的功能,增强腹腔的防御功能,预防硬化性腹膜炎,延长腹膜使用寿命。中药复方主要有参芎注射液、参麦注射液、扶肾颗粒、肾疏宁、尿毒康合剂、肾衰口服液。(2)中医药防治腹膜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可以概括为:保护腹膜间皮细胞;抑制由转化生长因子β1引起的纤维连接蛋白、纤溶酶原抑制剂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 RNA的过度表达以影响腹膜间皮下细胞外基质的积聚和降解;抑制腹膜间皮细胞CD40表达以抑制炎症反应及纤维化;改善腹膜透析中腹腔巨噬细胞功能以增强腹膜防御能力。结论:具有扶正或活血功效的中药及其制剂如黄芪、丹参、川芎嗪等具有抗腹膜纤维化作用,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及广阔的发展前景。中药复方能有效防治和改善该类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提高腹膜透析效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