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农村家庭能源消费与能源贫困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1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能源活动已经逐步成为区域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领域,亦是能源地理和能源转型研究的前沿和热点。目前,家庭部门已成为能源需求和碳排放的主要贡献方,同时,面向家庭尺度的精准能源政策亦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调控工具。既有研究表明,家庭能源消费受收入水平、建筑特性、家庭属性、气候环境以及地方文化等多因素差异,因此迫切需要开展多时空背景下家庭能源消费调查,系统揭示区域家庭用能的基本模式,探究家庭能源消费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发掘家庭节能的潜力与主要障碍,有利于提升关于家庭能源消费情景的高精度阐释,并为走向可持续能源转型决策提供依据。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环境系统脆弱区和典型的文化多样区,因此立足青藏高原开展人地关系分析对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地域意义和科学及实践意义。本研究则以青海省为案例靶区,以家庭能源活动为主要对象,基于实地调研开展其家庭能源消费调查,通过开展农区、牧区、农牧区农户生活能源消费的入户调查,建立区域和家庭尺度的家庭能源消费基础数据库,开展家庭能源消费结构、空间特征、多维效应及优化策略研究,认识青藏高原家庭能源活动和能源贫困情况。本研究系统回顾了家庭能源消费研究的国内外进展,构建了家庭能源消费文献综述分析框架,进而基于Citespace等文献计量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深度总结出国外家庭能源消费研究主题、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等,揭示中外家庭能源消费的行为过程及其驱动力,充分论证了本研究的相关科学问题及创新尝试,为问卷设计、实地调研和后续深度分析提供了基础支撑和指引。在文献综述基础上并结合青海省的环境地理及人文社会特征分析,设计完成了包含调研家庭基本情况、家庭能源消费结构和来源、家庭能源消费用途、能源效用和偏好、政策机制及效应、节能意识与行为调查等六部分86个具体问题的问卷,并对青海省8个市州、22个县区的498户家庭用能信息进行问卷调查;随后从牧区、农区、农牧交错区累计抽取50余个家庭开展实地访问,进而构建了基于青海省的青藏高原地区家庭能源消费活动基础数据库。基于上述数据库并结合统计年鉴及其他学者研究成果,本研究采用Tobit计量模型分析非商品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并通过研究家庭收入与能源消费支出关系,评估能源贫困程度;分区域开展家庭能源消费结构分析,结合青海省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家庭收入分组,开展家庭能源消费用途量化、能源的可得性以及认知分析,系统阐明区域家庭能源消费的时空变化规律;计算家庭能源消费产生的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量,研究家庭能源消费的环境效应和健康效应;应用物质流分析可视化软件,建立典型家庭的能源流模型,准确辨识家庭能源收集-消费-排放过程的关键行为,从时空视角探索家庭能源需求的数量和质量。研究发现:1)家庭收入、人口规模、能源可得性及受教育水平是影响家庭能源消费的重要因素,而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及资源禀赋则决定了家庭能源结构的基本特征,农区、牧区以及农牧交错区家庭能源消费结构存在空间差异,如牧区、农区和农牧交错区家庭用能中非商品能源占比分别为71.6%,49.6%和52.89%;牧区以畜粪(61.25%)为主要家庭能源;农区家庭以柴薪(31.9%)、秸秆(22.3%)为主,而农牧交错区则兼具二者特征,以煤炭(21.97%)、畜粪(21.11%)和薪柴(16.7%)为主;煤炭对非商品能源消费的替代作用显著低于沼气;交通用能已经成为家庭能源消费的主要增长点并呈现进一步增长趋势。2)青海的能源贫困表现为现代能源短缺而非能源可得性,由于现在能源供给不足,仍有超过50%的人口处于能源贫困,为实现家庭向现代能源转型,应提高现代能源在家庭能源消费中的比例,目前以收入贫困人群为主要对象的能源政策需要做出调整。3)相较于低收入家庭,高收入家庭的能源消费种类更丰富,消费体量更多。在牧区,家庭能源消费结构转向多种能源组合,煤炭的消费比重增加,在能源用途上,平均每户家庭比农区和农牧交错区需要消费更多的能源满足取暖(2507 kgce)、炊事(2575 kgce)和交通(581 kgce)的用能需求;在农区,尽管电力是家庭认为最重要的能源,但电力使用在能源消费结构中仅占4%;在农牧交错区,受农业政策和牧业政策的双重影响,家庭能源消费转向以煤炭为主的多种能源组合结构。区域兼具不同文化,环境意识差异导致家庭能源消费存在差别;4)家庭能源消费的环境生态效应具有复合特征。牧区、农区和农牧交错区CO2人均年排放量分别为3857 kg、2977 kg、4119 kg,其次依次是CH4和NO2,牧区的CH4排放最大,增温效应明显。SO2是农牧区家庭能源消费主要产生的污染物,人均年排放量为12.98 kg,TSP是牧区家庭能源消费产生的最主要污染物,人均年排放量为20.12 kg。
其他文献
介绍了医用功能纤维的概念和分类,叙述了其发展趋势,包括卫生功能纤维、保健功能纤维、生体功能纤维、中空纤维分离膜及其它功能纤维等5个方面;重点论述了国外技术开发现状,简述了
明清时期是地方社会力量崛起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地方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生活均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赣南地区正是在明清时期得到迅速发展,大量的人口开始涌入,社
研究目的:内质网应激反应作为细胞内源性保护机制对机体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学意义,持续或大强度的内质网应激反应会激活内质网应激途径的凋亡信号通路,导致细胞凋亡。近年来,研究发现一种主要表达在骨骼肌/心肌的新型膜损伤修复蛋白MG53,其在膜损伤修复中具有核心作用。运动性骨骼肌损伤会导致胞膜受损、内质网应激反应产生,但MG53对内质网应激是否具有影响目前还未知。因此,本文以一次性下坡跑致骨
何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
在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学习影视编剧的余谦有些拿不定主意,秋尚媒体已经是连续第三个星期在这里招聘影视统筹了,有消息传来,应聘的人不多;招聘要求比较强调协调和沟通能力。因此
报纸
目的:以胃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心理护理干预来消除其不良情绪,并使其睡眠质量得到改善。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到福建泉州市第一医院治疗的胃癌术后患者80例作为研究
本文首先通过分析辨寒热,识真假;银翘退热,慎煎煮:银翘散治高热等,介绍了中医急诊应明确方向、担负使命,其次介绍了中医急症的发展应着重发掘、研究中医药在急诊方面简便有效的传
2016年5月1日,"营改增"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改变了原有"营增并行"的纳税局面,税制改革造成的税基变化和宏观政策产生的税负变化交织在一起,产生了一系列复杂的改革综合效应
目的:比较磷酸川芎嗪滴丸剂与片剂在健康人体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志愿者采用双周期交叉试验,单剂量口服受试制剂(滴丸剂)与参比制剂(片剂)各200 mg,采用HPLC法测定
苯磺酰腙作为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常被用来构建碳碳键和碳杂键。论文第一章概述了苯磺酰腙参与的环化反应,一系列杂环分子或结构更为复杂的化合物可通过苯磺酰腙参与的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