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儿童的睡眠结构。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研究,对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睡眠中心行睡眠监测并诊断为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的患儿进行归纳总结,按20<AHI≤40,40<AHI≤60,AHI>60进行分组,分为A、B、C三组,对三组患儿的基本情况、睡眠参数(睡眠有效率、潜伏期、睡眠分期、睡眠指数等)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一年间共2532人次进行睡眠监测检查,其中诊断为重度OSAHS(AHI≥20/h)患儿250例(9.87%),男197例,女57例,平均年龄5.9±2.3(0.9-14.2)岁。三组患儿睡眠有效率、睡眠潜伏期、快动眼睡眠(REM)潜伏期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0.01)。C组比A组:1期睡眠比例增加38%,3+4期睡眠比例减少19%,REM期比例减少了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AHI与NREM期和REM期的ODI均有明显的线性相关性,分别为(r1=0.663,r2=0.499,P均<0.001),且REM期ODI(63.8±35.0)明显高于NREM(29.7±36.0)(p=0.000),占睡眠周期的68%。结论 OSAHS患儿随着疾病程度增加,1期睡眠比例明显增加,3、4期睡眠及REM期比例明显减少。患儿睡眠有效率、睡眠潜伏期、快动眼睡眠(REM)潜伏期与病情严重程度有明显相关,儿童睡眠时低氧血症的严重程度与AHI明显相关,且主要发生在REM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