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卧位通气对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guoli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在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syndromeARDS)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我们收集2005-2010年在我科治疗的ARDS患者,均采用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即小潮气量(6ml/kg理想体重)和低气道压力(吸气末平台压小于30cmH2O)。当经过24-48小时机械通气后,PaO2/FiO2<100mmHg且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采取俯卧位通气的方式,每天俯卧位通气14-18小时,直到FiO2<60%时停止。结果共有5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17例采用俯卧位通气。平均年龄约51±16岁,SAPSⅡ评分平均为51±18,PaO2/FiO2为75±19mmHg。俯卧位通气时间里,平均潮气量为452±105 ml,PEEP为6.1±1.6cmH2O,吸气平台压为26±4cmH2O,平均需要3.2±1.3天俯卧位通气。俯卧位通气结束当天患者PaO2/FiO2为168±45mmHg,较俯卧位通气前氧合情况明显改善。(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SAPSⅡ评分和循环衰竭是ARDS死亡的危险因素,而俯卧位通气能降低ARDS的死亡率(P<0.05)。结论机械通气后24-48小时后PaO2/FiO2低于100mmHg的ARDS患者采用俯卧位通气的方式,可以显著改善氧合状态,并减少死亡率。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老年病人发生噎食的原因,制定出预防老年人噎食的护理措施,防止意外发生,保障住院老年人的安全,减少医疗纠纷。方法:通过对住院老年病人进行噎食危险因素评估,有针对性的进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PPPD患者的睡眠与认知状况,以期通过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从而来改善其认知功能。方法本研究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量表(MoCA)、
会议
安全生产领域的软件开发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面向领域的共性需求和标准化的业务流程,逐步由传统的定制开发模式向产品化模式发展,本文对照分析了软件定制开发与产品
高校周边餐饮业集群化的发展,以及移动互联网、手机APP与餐饮业的有机融合,给高校食堂传统就餐模式带来了巨大冲击。本文立足于高校食堂,分析了网上订餐模式在高校食堂推广应
目的:通过比较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经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应用屈螺酮炔雌醇片II(优思悦)、地屈孕酮片和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曼月乐)预防息肉复发的效果,从而指导临床采取最优预防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复发的方法。方法:选择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妇二科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共240例,术后未行任何治疗措施仅单纯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病例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