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他人的指责:风险决策的自己–他人差异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lyw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险偏好的自己–他人决策差异是行为决策领域的研究热点,现有研究多从决策者的认知或情绪等角度解析上述差异,但本研究从人际的视角探究该问题。我们提出,如果选择给他人带来负性结果,决策者很可能会受到他人的指责。因此,人们在为他人做决策时会极力避免他人的指责。这种人际方面的考量将影响为他人决策者的风险偏好。相比为自己决策,为他人决策时决策者会更倾向于寻求确定的获益、避免确定的损失,从而增加自己与获益的关联、减少自己与损失的关联,以此避免他人的指责。实验1采用2(决策对象:自己/他人)×2(情境:获益/损失)×2(选项类型:无变异–高变异/低变异–高变异)的混合实验设计,其中决策对象为组间变量,情境和选项类型为组内变量。在无变异–高变异条件中,被试面临一个确定的选项(即保守选项)和一个结果变化范围大的不确定选项(即风险选项);在低变异–高变异条件中,被试面临一个结果变化范围小的不确定选项(即保守选项)和一个结果变化范围大的不确定选项(即风险选项)。被试需要为自己或自己的朋友做出选择。结果表明,在无变异–高变异条件中存在自己–他人决策差异:在获益情境中,被试在为他人决策比为自己决策时更加保守,而在损失情境中为自己和为他人决策没有差异。在低变异–高变异条件中,自己–他人决策差异消失。换言之,当面临一个确定选项和一个不确定选项时,决策者才会表现出风险偏好的自己–他人差异;而当两个候选项都是不确定选项时,风险偏好的自己–他人差异消失。上述结果说明,风险偏好的自己–他人差异反映了决策者对确定性的偏好。实验2采用与实验1相同的实验设计,并考察感知到的责任大小在上述效应中的作用。实验2重复了实验1的结果,并发现感知责任引发的负性情绪(自责/内疚)导致了风险偏好的自己–他人差异。综上,本研究揭示了为他人做决策时决策者在人际上的考虑会影响其风险偏好,从而提示研究者在理解风险决策的自己–他人差异时不可忽略决策者对人际因素的考量。
其他文献
<正>自古以来,应用中医技术进行美容治疗及美容保健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尤其是在人们高度警惕化学合成药物的毒副作用、积及防止药源性疾患的今天,返朴归真的中医药美容已经引
会议
由于近几年来我国周边地区相继暴发高致病性的H5^wl禽流感,给养鸡业造成致命的打击,加之越南和泰国传出^wl“感染人,并致人死命,造成一定程度的恐慌。我国也在局部地区发生H5^wl
态度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心理现象有其特有的特征。主要论述的是青年态度的特点及态度改变的含义及影响青年态度改变的因素。在对青年态度特点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态度改
<正>都市水墨人物画出现在中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经过"八五美术思潮"的冲击,逐渐发展起来的与都市文化形成对话的的笔墨形式语言,除了表现什么题材之外,怎么样的表现形式,包
会议
通过对管网漏损原因的分析,提出了管网检漏的科学方法及有效降低管网漏损的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