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污染物在环境中扩散、富集以及对生态安全和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已有大量的研究从细胞水平检测并研究了多种环境污染物的毒性效应。但由于与组织和个体的差异,细胞实验的结果往往与体内实验结果存在较大差异[1]。三维(3D)细胞培养技术,通过在体外让细胞形成体内组织样结构,为研究提供更真实的细胞信息提供了重要的手段。本研究中,我们构建了一个基于人与中国仓鼠杂交瘤细胞AL细胞的三维遗传毒性检测体系,并探讨了其用于环境污染物遗传毒性检测的可能性。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我们构建的AL细胞三维遗传毒性检测体系在细胞形态、干性基因以及连接基因表达等方面具备了三维组织的特性[2,3]。利用该系统,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比对了砷和纳米银的遗传毒性,结果表明10μM砷10μg/mL纳米银导致的遗传突变率远低于在二维细胞中获得的结果,与动物实验结果相类似[4]。通过ICP-MS检测发现,由于组织多层结构减少外界刺激与内部细胞的接触,三维系统表现出类似于组织的对外界环境的抵抗作用。本研究工作拓展了人与仓鼠杂交瘤细胞AL细胞的突变检测范围,为深入研究环境污染物的真实毒性和模拟污染物组织及体内作用过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