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5月17日,由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举办的"气象科普进农村"科技下乡活动启动仪式在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赵河镇泥岗村举行。笔者有幸参加此次活动,通过参加此次活动,笔者对农村气象科普宣传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气象灾害和极端事件增多,对传统农业和特色农业,对农村可持续发展、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农村的发展日新月异,农民对气象科学知识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因此如何做好为农气象服务工作,如何提升广大农村和广大农民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的能力,是气象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特别是2010年4月1日施行的《气象灾害防御条列》,对各级政府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与科普宣传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也为加强农村气象科普宣传提供了更好的机遇。要怎样抓住机遇,最大化得满足社会需求,创造社会效益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1当前农村仍是科普工作的主战场。2要把农村气象科普宣传当做一项长期的事业来抓。3开展农村气象科普宣传主要抓住:"钱从哪里来,人到哪里去"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是"钱从哪里来"。3.1要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各部门共同联合的机制。3.2充分利用大众媒体,吸引企业参与气象科普活动。3.3气象事业的长足发展,也使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在气象事业的投入。4.其次是"人到哪里去"的问题。。4.1气象科普工作人员要走出去。4.2让农村受众走进来。社会在迅速发展,农民群众需要气象,拓展气象科普知识的社会影响面、提高科普教育管理效率,加强气象灾害和相关避险知识的宣传,使之适应全球气候变化,防御气象灾害,提高公众参与气候变化应对行动的能力和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的知识水平,提升广大农村和广大农民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的能力,这一项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问题得到更加科学的解决办法,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发挥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