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仿生学由最初的工程技术领域扩展到人文社科领域后,仿生设计的模仿对象就从生物模本扩展到自然界、人类生活和人类的生存环境。[1]通过对主体生命的模仿创造,基于现实世界中的运动逻辑与秩序,在数字影像技术下产生无限的可能性)。方法 (仿生设计主要是运用工业设计的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思维方法,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在物质和精神上对自然与人类、艺术与科学、主观与客观的探索,以达到融合)。结论 (仿生学是以自然作为本源的科学,对自然模仿和创造,以自然为师,在客观与主观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联系和影响,成为了构建生物与技术的一个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