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提取中舌尖启发现象的梯度效应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mengl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再认但不能识别(Recognition-Without-Identification,RWI)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能认出某个面孔但不知道到底是谁,舌尖现象(thetip-of-the-tongue,TOT)和似曾相识(Deja-vu)都是RWI的表现形式。过去关于舌尖现象的理论观点认为舌尖状态下人们提取到的部分信息(如单词的首字母)是其真正提取到的,而Cleary等人(2015)通过研究证明了人们会依据舌尖状态的存在而推断提取失败的目标词会具有更流畅的特性,如表现为字体清晰度更高、字号更大以及词频更高,并将这一现象称为舌尖启发(TOT heuristic)。因此本研究拟证明在信息提取失败时,人们会根据舌尖状态的存在来推断目标的相关属性(并非真正提取)。并且强调了信息提取过程中可能存在"梯度"效应,即在目标的不同属性上表现出来的舌尖启发现象可能存在程度上的不同,越有助于被试记忆的属性表现出的舌尖启发现象越明显。本研究采用以往的study-test研究范式(Cleary,2006,2015),分为学习阶段和测试阶段。并选用两种类型的实验材料分两个实验进行:实验一为字词(三种属性:字体清晰度、字体大小和词频)和实验二为面孔图片(三种五官类型:眼睛、鼻子和嘴巴)。研究结果发现:(1)在字体清晰度、字体大小以及词频上均出现了舌尖启发现象,舌尖状态下被试倾向于认为提取失败目标的字体清晰度更高、字号更大以及词频更高;(2)字词的三种属性之间的舌尖启发现象存在梯度效应,词频上的舌尖启发现象程度显著高于字体大小和字体清晰度上的舌尖启发现象程度,字体大小的舌尖启发现象程度与字体清晰度无显著差异;(3)面孔识别中也存在舌尖启发现象,当被试无法提取出面孔对应的名字时,处于舌尖状态下时被试会认为面孔更美,即被试在舌尖状态下出现了审美偏向;(4)眼睛、鼻子和嘴巴引发的舌尖启发现象存在梯度效应,眼睛引发的舌尖启发现象程度显著高于嘴巴和鼻子,嘴巴和鼻子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舌尖启发现象及其梯度效应,说明在某些特定状态下,人们所做出的判断会存在一种偏差,这种时候就需要决策者做出更多的考虑。
其他文献
艺术教育的社会价值和功能一直是教育史上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和评价了19世纪英国艺术批评家约翰·拉斯金的艺术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历史地位,强调这一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
碱蓬是一种生长于盐碱地和海滨沙滩的抗逆性较强的盐生植物,是植物内生菌及耐盐基因研究的重要资源材料。本文综述了碱蓬内生菌的分离鉴定、生长条件优化及其抑菌、促生、抗
目的建立系统性高表达含198位点多态性的胞质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cellular glutathione peroxidase-1,GPx-1)转基因小鼠(GPx-1P198L),为研究GPx-1P198L在氧化应激相关疾病
<正>如今,作为精神消费品的主要提供者,大众媒体为了开拓目标市场,同样需要树立自己的品牌,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品牌形象。当竞争日趋激烈,“同质化”的品牌纷纷出现的
以工业副产物C4~C6混合二元酸为原料,采用传统催化剂浓硫酸合成混合酸二甲酯(DBE),确定了最优工艺条件:以100 g混合二元酸为基准,浓硫酸用量2 mL,回流分水3.5 h,醇酸比5∶1,
<正>现实生活中,由于有《广告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约束,恶意竞争行为并不十分严重,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这片相对自由的虚拟土地已经逐渐成为企业间恶意竞争的新的战场
等规立构聚丁烯-1是具有多晶变体的聚合物,具有突出的耐热抗蠕变性、优异的韧性、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耐磨性、耐燃性和优良的可加工性、环保性等,特别适合于制备管材。本文对
<正>去年是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理论的200周年。这个理论是国际自由贸易最重要的基础。彼时,英国正在经历工业革命,纺织行业的生产率大幅提高,要为多生产的
语音变异历来是语言变异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语音变异的形式是和标准音读音不尽相同,语音的改变过程和发展过程都是在实际应用中发生的。最近相关学者的主要研究方向有:语音
湖泊是重要的淡水资源,但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工业化程度的加剧以及人为活动的影响,湖泊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加强湖泊水质的监测和治理非常有必要。常规的水质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