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体力活动(PhysicalActivity,PA)与健康的密切关系已经被近半个世纪的研究所发现和证实。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明体力活动不足是健康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低水平的体力活动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肥胖症、部分类型癌症(结直肠癌、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青少年身体健康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然而在科技和经济快速发展的20多年里我国也遇到了许多发达国家共同遇到的问题——青少年体质在连年下降。本研究将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及体质健康相关指标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它们之间的关联性,为改善青少年体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天津市某中学在校学生,选取12-17岁的男女学生共291人,其中男生149人,女生142人;将受试者以各个年龄段作为分组标准;对全部受试者进行身高、体重、围度、肺活量、柔韧性、反应时、身体成分、20米节奏往返跑(美国库柏Fitnessgram提供)、50米跑、800米跑(女)和1000米跑(男)等指标的测试。运动测试完成后,为受试者佩戴加速度计(ActigraphGT3X),收集一周体力活动水平数据。结果:1、12-17岁学生体力活动水平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中等以上体力活动M-VPA和体力活动能耗PAEE男生大于女生;2、各年龄段学生体力活动水平不同,中等以上体力活动、体力活动能耗和体力活动能耗相对值显示,14和15岁大于其它年龄组,但是各年龄组之间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3、中等以上体力活动在体能优良组与及格组和不及格组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均高于及格组和不及格组;4、学生体质综合评价显示,优良组和及格组的体力活动水平,与50米、1000米(女800米)跑的成绩有正相关性:5、根据BMI水平分析,中等以上的体力活动和体力活动能耗PAEE男、女生正常组与肥胖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男生肥胖组的静坐时间明显高于男生正常组;6、12-17岁男、女生各组中等以上体力活动时间只有14和15岁年龄组的平均时间超过60分钟,其余年龄组都低于60分钟。结论:1、12-17岁的学生普遍静坐时间过长,中等以上体力活动时间不足的现象,影响体质健康水平。2、受体力活动水平显著影响的体质指标有:体脂%、BMI、肺活量、最大摄氧量、皮脂厚度(上臂和肩胛)等,提高体力活动水平可有效改善12-17岁青少年的体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