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液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基础,缺少某种或某些成分会引起肌体生理功能的紊乱,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必须及时补充,输血作为现代医疗的重要手段,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成功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然而,输血同样也存在多种风险和副作用,它可能传播多种疾病、细菌、寄生虫等,还可能发生免疫抑制、溶血、急性肺损伤,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多种严重副反应。不适当输血非但起不到治疗作用,相反会加重病情。因此,要强调更新输血观念,合理用血提高医疗用血质量,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和有效。一、输血科(检验科血库)质量管理:㈠、输血科(检验科血库)要依法工作,从合法渠道获取血液,确保血液质量血袋的各种标签要齐全,规定检查及复查项目都要合格。㈡、要严格执行输血制度,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输血安全。㈢、根据不同岗位和工作特点,制定工作职责和管理制度。㈣、及时发现和解决输血问题,要加强输血不良反应的记录、诊断与检查、输血后效果的考核和观察。㈤、完善输血前相关检查,避免法律纠纷。㈥、加强科学用血宣传,提高输血质量。二、临床方面的质量管理:㈠、要减少全血输注,提倡成分输血。㈡、根据患者的病理生理改变,严格掌握各种疾病的输血特征。㈢、全面认识并积极预防输血不良反应,保障输血安全。三、护理方面的质量管理:㈠、规范操作是安全输血的唯一保障。㈡、针对各级护理人员进行输血安全教育。㈢、加强心理护理。㈣、保证血液质量减少输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