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焦虑对大学生囤积行为的影响: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与经验性回避的序列中介作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囤积行为(Hoarding),也叫"病态收集",指对那些没有用处和价值的物品,个体表现出获取或者无法丢弃的行为。囤积者在许多领域都有缺陷,包括记忆、对决策的信息处理、与物品的情感依恋、行为回避以及关于物品性质的错误信念等问题。研究表明,有2.3%~6%的人群会出现囤积行为。囤积行为会导致个体的生活空间出现明显的混乱,给个体的心理带来负面体验,诸如焦虑、抑郁、孤独感等,并给个人及其家庭成员造成很大的压力。由此可见,囤积行为给人们带来一定不良影响,我们有必要探讨其发生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对囤积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研究表明,依恋焦虑与囤积行为的发生相关,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认为,囤积者倾向于将童年时期对父母的不安全依恋,投射到对物品的强烈情感依恋中。那么,依恋焦虑的个体的囤积行为是怎样发生的呢?面对此问题,本研究拟探讨依恋焦虑对大学生囤积行为的作用机制,考察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和经验性回避在其中是否具有中介作用。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黑龙江省、山东省数所高校的480名大学生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填写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简版无法忍受不确定性量表(IUS-12)、接纳与行动问卷第二版(AAQ-II)及囤积量表(SI-R)。结果表明:依恋焦虑、无法忍受不确定性、经验性回避和大学生囤积行为两两间显著正相关;大学生依恋焦虑水平不仅会对其囤积行为产生预测作用,还能通过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和经验性回避及无法忍受不确定性→经验性回避的序列中介作用间接预测大学生囤积行为(2/df=3.62,TLI=.97,CFI=.98,SRMR=.02,RMSEA=.07)。这进一步说明,大学生的囤积行为受到其不良依恋风格(依恋焦虑)的影响,引发大学生报告较高的无法忍受不确定性,这种对不确定性的过度预测会导致回避,进而选择经验性回避(获取或保留物品)来逃避不良情绪的影响,超过正常储存物品的水平,造成囤积。未来可以拓展选择其他引发囤积行为的因素,继续探讨依恋焦虑者囤积行为的发生过程,从为囤积行为的干预治疗提供一定的思路。
其他文献
要说史玉柱也真是够猛的,巨人网络总共有160名干部,他一次性“干掉”133名,只留下27名。当然,像这样对中层开刀的不止史玉柱,在裁掉中层这件事上,干得又早、声势又大的当属海尔,张瑞
报纸
市场导向理论为民俗体育组织破解困境、合理配置基础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战略反应的观点被视为资源基础方法的自然延伸,是民俗体育组织发展的战略选择。在梳理相关理论的基础
在企业的现实运作中,有一种现象很值得玩味:为什么很多高智商的人,工作结果往往令人难以满意;反而智商一般、情商高的人工作往往更让人满意?原因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但工作要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