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背后所代表的民族——以明清时期西人所见中华饮食遗产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eibo2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清时期是中西饮食文化交流具有革命性的历史时期。该时期是美洲作物从新大陆传入东亚、旧世界作物传入新世界最为剧烈的时期。本文研究明清时期中西方在食物原料的开发与转移,食物制作、分配与消费过程中的食心理与食行为比较,不同地域间的异文化饮食实践和民族饮食知识的相互记录与传播问题。透过西文文献中所见的饮食资料,可反映西人眼中的中国饮食文化历史的发展与演变,寻找到传统中华食物文明所代表着的民族特色。明清时期的中西饮食文化大交流是一场世界范围内的"食物革命",这场食物革命让日益提高的食物产量与日益减少的食物营养质量之间的悖论成为当今世界饮食文化发展的基本矛盾。而这一问题的核心又是指向现代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与质量的保障问题。追求现代社会食物健康与营养不代表忘记传统饮食文化,也许健康、营养、绿色的食物就在古代中国人的餐桌上。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吉林省地区乳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我院外科治疗乳腺癌的发展过程,以指导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方法 对2012年1月-2016年3月诊治的600例乳腺恶性肿瘤资料进行描述性
实时性能是表征实时操作系统的最重要的性能指标。现代实时操作系统的多任务调度、内存管理、中断处理等机制对系统的实时性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为了对实时操作系统的性能进
孔子被尊为圣人,其教育思想理论直到现代仍然具有重要影响.他主张平等教育,将文明传播于全社会;主张适宜教育,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主张诱导教育,运用触类旁通教育
建设具有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体系,编写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经济学教材,必须对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进行分析和批判。本文对影响我国传统社会主义
<正>众所周知,鸭子是不会上架或上树的,即使是硬赶,也是赶不上的。因此,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始终流行着"赶鸭子上架"这句口头禅,至今仍被人们挂在嘴边上。显而易见,所谓"赶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