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C-PDA法同时测定甘草中5种主要指标性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hi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UPLC-PDA)的方法,对甘草中的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苷、异甘草素、甘草酸进行定性定量检测。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100 mm,1.7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0.1%磷酸水(B),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1,双波长检测,λ1=254 nm,λ2=370 nm,柱温为40℃。结果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苷、异甘草素、甘草酸分别在15.50-1240μg·mL-1(r=1.0000),9.31-745μg·mL-1(0.9997),10.38-830μg·mL-1(0.9998),0.50-40.0μg·mL-1(0.9994),31.56-2525μg·mL-1(0.9999)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n=6)分别为98.75%,96.44%,101.13%,99.41%,102.26%;稳定性良好。结论所建立的分析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结果准确,重复性好,所需样品少,可应用于甘草中这5种成分的检测。
其他文献
《“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和《“十三五”国家药品安全规划》已对外发布。食品药品安全如何源头治理?制假售假这些“老大难”问题怎样解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毕井泉接受本刊记者采访并对规划作出解读。  源头治理:实施高毒、高残留农药替代行动  毕井泉介绍,规划强调治理关口前移、源头把控,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的底线。  在食品方面,提出开展食用农产品源头治理,实施高毒、高残
目的:观察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的循环内皮细胞(CEC)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及10例正常人的循环内皮细胞(CEC)、超氧化
目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轮换班工作的女性发生乳腺癌的风险显著升高,其分子机制涉及多种生物钟基因及其蛋白所组成的转录-翻译反馈环路对昼夜节律调节的功能异常。前期的病例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