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槟榔是海南省第一大特色经济作物。炭疽病是槟榔主要病害之一,在海南各地均有发生。一直以来,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被认为是海南槟榔炭疽菌的病原菌,但研究表明胶孢炭疽菌是一个复合种。为了明确海南槟榔炭疽菌的病原菌种类,从海南万宁、琼海、文昌、海口、儋州、琼中、三亚和保亭等8个市(县)的11个槟榔园采集病害标样,室内经组织分离和单孢分离纯化共获得43个炭疽菌菌株。利用多基因位点序列(ITS、ACT、CHS-1、GAPDH、TUB2和ApMat)分析,并结合形态学和致病性测定对所分离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引起海南槟榔炭疽病的病原菌共有8个种,包括6个已报道种:柯氏炭疽菌C.cordylinicola、果生炭疽菌C.fructicola、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喀斯特炭疽菌C.karsti、暹罗炭疽菌C.siamense、热带炭疽菌C.tropicale,1个疑似新种和1个待定种,菌株个数分别为2个、3个、1个、2个、16个、1个、15个和3个。致病性结果表明所有鉴定出来的炭疽菌种都导致槟榔叶片出现症状,但不同菌株之间的致病力存在差异。本研究明确了海南槟榔炭疽病病原菌的种类,从而为病害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