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膜肺技术在危重症患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k8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并总结儿童动脉-静脉模式体外膜肺(VA-EMCO)技术在危重症患儿救治中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011年12月起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开展的行VA-ECMO治疗的25例危重症患儿的治疗情况及转归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5例患儿均采用颈内动静脉切开置管术,VA模式;ECMO流量为50-100ml/(kg·min);体外肝素抗凝,活化凝血时间(ACT)控制在180-220s。治疗期间对患儿进行心肺功能、血液指标和影像学等监测。接受ECMO治疗的时间为(14-567)(中位数153h)。17例68%患儿成功撤离ECMO治疗;15例(60%)存活出院。10例死亡,其中8例(80%)患儿在ECMO治疗过程中死亡。性别与年龄在不同预后分类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482和0.945),而原发病的不同对于预后的差异有着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7)。罹患呼吸系统衰竭患儿即便在ECMO支持下,仍有着更高的病死率。循环衰竭患儿10例成功撤离ECMO并存活出院,救治成功率及出院存活率均为90.9%(10/11)。呼吸衰竭患儿7例成功撤离ECMO,5例存活出院,救治成功率及出院存活率为别为58.3%(7/12)和41.7%(5/12)。2例严重脓毒症患儿均在ECMO运行期间因原发病而死亡。25例危重症患儿ECMO治疗期间共发生41例次并发症。其中机械并发症11例次,躯体并发症共发生33例次,出血并发症发生12次,AKI发生5次;微循环血栓发生3次。循环系统衰竭患儿中神经系统并发症(P=0.04)发生率高,AKI的发生在死亡组中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结论:ECMO技术是救治心血管系统和/或呼吸系统功能衰竭患儿不可或缺的技术和治疗策略,但需要专业的团队进行运作与管理。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结合开放式问卷调查和专家咨询,提出我国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的理论构架,并编制了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的预试问卷。方法通过对508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测试,采用因
下肢外骨骼机器人作为一门新兴的研究领域,涉及到了机器人学,仿生学,人工智能等多门学科。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发展借鉴了仿人机器人的经验和技术,可以穿戴在人体上,实现“人
<正>一、音乐对舞蹈的作用音乐作为人类交流的另外一种语言,不分时间和空间对人们的情绪产生影响。尤其在舞蹈中,对舞蹈的意义比灯光和舞美显的更为重要。音乐在舞蹈中起着烘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对体外膜肺 (ECMO)前右侧颈总动脉夹闭后羊脑侧枝循环代偿功能的评定价值。方法 :使用美国MedsonicsCDSTCD仪连续监测 14只羊ECMO时夹闭右侧
路易斯·巴拉干以其独特的设计思想,创造出富含精神品质的空间。本文通过对其设计思想形成过程的分析,将其思想形成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并且发现其思想的形成是一个从吸纳到
目的探讨心理情景剧在《精神障碍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2015级高职护理(五年制)专业学生203名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102名
针对"乙酸"内容的特点,教师在学生最近发展区搭建学习支架进行智慧引领,通过"导入、导学、导议、导悟、导达"的教学活动,不仅引导学生完成乙酸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