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当前我国传统武术凋零速度极快,许多珍贵的武术技法失传。国内以散打为主的现代格斗方式又略显单一,不能满足观众日益多样化的观赏需要。而综合格斗既能充分开发传统武术的实战价值,又较之散打更具观赏性。因而国内诸多赛事纷纷转型综合格斗,但赛事水平较低,发展遇挫。适用于站立搏击类型赛事的发展方法已不适合当今体育赛事品牌的发展模式,通过打造精品赛事产品,进行赛事品牌化,最终形成产业联盟的过程会是更适合国内综合格斗类赛事的发展路径。研究方法:赛事品牌与产业的发展具有普遍的共性规律,因而以文献研究法为主,对有关赛事品牌和产业发展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国内外已经形成成熟产业化的体育赛事品牌乃至体育联盟对国内综合格斗类赛事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因而以定量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为辅,对国内综合格斗类赛事和已经实现成熟产业化的体育赛事品牌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当前我国综合格斗类赛事的发展还停留在产品雏形阶段,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主要来自多个方面:1.传统武术的凋零速度已远远超过其传承的速度,其中适合发展综合格斗的实战价值流失殆尽,整体脱离当今世界武术国际化发展的趋势;2.散打作为我国主要的现代格斗方式局限性明显,转型至综合格斗赛事困难重重;3.赛事以政府调控为主,体育运营公司没有缺乏自主权和决策权的体系效率较低,专业化不够;4.各个赛事各自为战,瓜分市场,没有形成类似成熟赛事品牌那样的体育联盟,构建完整的产业规模。造成上述局面的根本原因是近年来国内尚武观念的淡薄,稳定的治安环境使得民众无需为保障自身安全而习武自卫,便患上了思想上的和平病。传统武术适合综合格斗的实战部分被摘除,表演性质的武术套路部分得以保留,没有同其他国家的武术流派进行积极的切磋交流。国内综合格斗类赛事没有从根本上进行变革和改良,政府调控为主,市场化运营为辅的体系虽然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损失了市场灵活应变的功能,赛事一旦自我造血的能力便不能为自身发展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持,必然造成发展滞后的局面。造成的连锁效应就是赛事挣扎发展以保证生存,没有多余的精力向其他赛事品牌进行借鉴和学习,也就谈不上品牌化和产业化的发展。研究结论:解决国内综合格斗类赛事发展问题首先要打造优秀的赛事产品,通过:1.确立以市场为主体,相关政府部门实行监管辅助职能,二者有机结合的体系,以确保运营公司拥有足够的自主权和决策权,充分发挥市场活力;2.借鉴世界顶级综合格斗类赛事的运营经验培养和规范市场;3.变革传统武术,挖掘格斗人才。国家武管中心等组织机构到民间开展遗产保护工作,派遣教练员和格斗运动员向各流派武术传人进行学习并推广,请专业的武术文化学者对传统武技进行研究和改良,开发出适合广泛传教的教学模式和用于实战的全新技法,抢救这些面临失传的传统武术。大力开发热门传统武术的实战价值,借鉴韩国推广跆拳道的方式,成立专门的技术研究和推广部门,兼顾竞技性和传统,使之更适应实战的要求;4.国家专业队伍和体育院校双管齐下:体育院校增设相关专业,培养格斗人才,包括格斗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这些人才一部分流向民间武馆,起到推广和普及的作用。另一部分输送到国家专业队伍中去,进一步接受高规格的训练,成为格斗赛事的人才储备。之后,借鉴国内外发展成熟的赛事品牌和联盟,学习其从单个的赛事产品到品牌化发展再到成立联盟的发展历程,创立适合我国的综合格斗类赛事品牌和产业,形成单个赛事产品的发展推动品牌化发展进程,随之各品牌联合打造综合格斗赛事联盟,综合格斗赛事联盟又反过来拉动各个品牌赛事发展的循环体系。从横向上,开发出完整庞大的产业链,利用品牌和产业的效应带动相关的格斗培训、付费直播、游戏和影视IP、运动服装及器材等行业的连锁发展,实现我国综合格斗类赛事产业化发展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