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敦岛弧带火山岩有四种构造-岩浆类型:板内张裂型火山岩、弧火山岩、过渡型火山岩和洋脊型火山岩。义敦岛弧的发育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前弧期、主弧期和弧后期。它经历了挤压(隆升)—拉张(断陷)交替更迭的复杂发育历史,形成典型的沟-弧-盆体系,自东而西可鉴别出弧前区—外弧—弧间裂谷—内弧—弧后盆地诸次级构造单元。伴随着义敦岛弧的构造-岩浆演化,形成不同类型的矿床和矿化,并构成了一个Hg、Ag、Au多金属成矿系列。Cu-Au矿化与义敦地区的张裂密切相关,它们形成于堑-垒裂谷系内,裂谷为Cu-Au提供沉积场所和深海环境。矿化产于板内张裂型玄武岩内。玄武岩做为矿源层提供Cu质。"黑矿"型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Zn-Pb-Cu-Ag)形成于岛弧裂谷阶段而非消减造弧的钙碱性火山活动阶段(如内弧、外弧),产于深水的火山环境。其成矿带可能受岛弧裂谷带控制,矿群(田)和矿床可能分别受断陷盆地及其内部的次级封闭—半封闭小盆地控制。汞矿形成于晚期造弧钙碱性火山活动阶段(内弧),产于浅水的火山环境。矿床赋存于流纹岩、流纹质火山岩及其与碳酸盐岩的层间滑动带内。义敦岛弧的连续演化导致Cu-Au—Zn-Pb-Cu-Ag—Hg依次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