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图书馆的阅读指导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学图书馆是学校教学和学生阅读活动的重要场所,开展阅读指导工作是图书馆读者服务的重要工作,也是图书馆基本服务内容之一。本文从优化阅读环境、制定阅读计划、开展阅读指导、提高阅读能力等方面入手,强调课外阅读是完善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最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学校图书馆;阅读指导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6-0331-02
  阅读指导是在读者利用图书馆方面和在阅读方法、阅读内容方面给予读者以帮助,协助读者充分利用藏书,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效果,从而获得思想收益和科学文化知识。所以,加强图书馆的阅读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摆在学校图书馆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1、优化图书馆的阅读环境
  图书馆既要为教职工服务,又要为全体学生服务。重点的对象是学生。丰富而玲琅满目的藏书,舒适而优美的阅读环境,优质的图书馆服务,能让学生喜欢阅读、乐于阅读、善于阅读。
  1.1 丰富的藏书。每个学生一学期要阅读课外书籍约为350-1000万字,阅读量是巨大的,如果没有主动地进行宣传提供书目等检索工具,学生难以达到阅读量。学校就必须提供大量的书籍为学生服务。近年来,学校化大本钱添置了一大批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书籍,极大的丰富了学校图书馆资源。我校图书馆现有各类图书14万多册。其中有最受学生喜爱的文学类、科技类,也有适合不同学生喜爱的艺术类、历史地理类、教育类、自然科学等书籍。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学校还在学生阅览室添置了电脑,以方便学生快速地借阅并登记书籍。我们每学期都按上级规定,每生1册,购买3000多册图书,马上进行分类,录入电脑后,组织新书展览,按各类别图书进行排列,使人一目了然,尽量做到有吸引力,使学生能按需要找书。
  1.2 优美的环境。图书馆的文化环境建设是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图书馆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它对于营造优美、和谐、人文的图书馆环境,提升图书馆的文化品味、推进图书馆各项工作上层次、出成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大力营造图书馆文明的人文环境和优美的学习、借阅环境,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我校的图书馆在教室的左侧,绿树掩隐,鸟语花香,环境幽静。阅览室窗明几净、光线充足,布置庄重、幽雅,墙上柱上悬挂名人名言、名人肖像、规章制度,并且摆放一些花卉盆景,选编一些新书介绍等。学生被这优美、良好的环境所吸引,图书馆、阅览室成为学生喜爱的精神家园。图书馆将进一步深化环境文化建设,为广大师生营造良好的读书和学习环境。
  1.3 良好的服务。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师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效果。今年以来,学校要求图书馆要创新服务形式和手段,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把现有资源利用好,让广大师生充分享受文化成果,更好地满足广大师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初一学生刚进入图書馆阅览室,就象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好奇的不得了,东张西望,东摸西翻。我们要和言悦色,正面引导,或在上课时先让学生学习阅览室阅读要求,知道图书的摆放情况。让学生一进阅读室就找到自己喜欢的书籍,迅速安静下来沉浸到书的海洋。在图书的放置上,也可以打破常规,把学生喜爱的读物放在醒目的位置,也可把相互联系的学科排列在一起。如:历史、地理旁边排列中学历史、地理,生物科学旁边排列中学生物。装订的过刋放置在书架的上面,这样给学生选书和查找提供了方便。
  2、制定阅读指导方案
  为了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介绍科学的阅读方法,我馆认真制定阅读的方案,按要求切实遵循。
  教学目的方面: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培养学习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增强阅读理解和记忆,激发联想和创造思维;培养学生搜集、处理、加工知识信息的习惯和能力,调动学生智力潜能和学习积极性,指导学生如何做读书笔记或剪报,学会积累资料的方法。
  教学要求方面:使学生初步了解图书馆的发展、任务、作用;引导学生向先进人物、英雄人物学习,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树立为祖国而学习的远大理想,培养锻炼他们顽强的毅力和勤奋刻苦的精神;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掌握获取知识的正确途径。促进学生对课堂内学习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开启学生的智力。
  教学上应注意问题的方面:避免满堂灌,要留有余地,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和实践能力;发挥馆藏优势,教学过程中注意渗入思想道德教育;认真上好每一节课,避免学生认为阅读指导课就是看书的偏见;注意教学改革,引发学生兴趣。
  3、定期开展阅读指导课
  图书馆每周要安排图书阅读指导课,要善于发挥优秀老师的作用,特别是对学校安排到图书馆的教师,由于他们都是高学历,能说会道,但都是教学工作量不足,而选择图书馆,只是暂时性,我馆发挥他们的专长,安排对图书进行编目,每位老师安排一次图情教育课和阅读指导课,使学生了解图书馆。及时出示新书通告和好书推荐,广泛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开展与各科教师进行合作。我校在与语文教研组合作,由语文老师上文学文艺类阅读指导课。语文老师讲授内容有:中国古代经典名著—论语、红楼梦、三国演义。中国现代经典名著—家、谈美书简。外国经典名著—巴黎圣母院、堂吉诃德、哈姆雷特、高老头、大卫?科波菲尔。比如,我校安排几个老师担任授课老师。一老师负责《感受母爱》的授课,《感受母爱》是一本简述母爱的书,书中精选了席慕容、林清宏、黎烈文、史铁生等著名作家震撼人心的百来个母爱的亲情故事,本书共分四个篇章,选取了其中一位作家,讲述关于母爱的故事《母亲的眼泪是一条河》。文中的主人公是不幸的,因为疾病使他双目失明。但他又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位愿意为他付出一切的母亲。故事感人,让人震撼,也让学生领悟到如何珍重自己的人生,珍重那个深深爱着他们的母亲。该老师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在县市演讲中也获奖。还有一老师负责《古典诗歌阅读》指导课,《诗歌阅读》指导课,是我校经常开展的工作,学校图书馆有一千多种古今诗歌,选取《唐诗三百首》中的《蜀相》一首向学生讲解。作者是唐朝诗圣杜甫。这是一首咏史诗,作者借游览武侯祠,称颂丞相辅佐两朝,惋惜他出师未捷而身死。既有着蜀正统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诗的前半首写祠堂的景色,后半首写丞相的为人。天下后世,凡读此篇,无不流泪。使学生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爱国主义感情。该老师是东北人,普通话较准,又有表现能力,效果较好,受到上级的肯定和师生的欢迎。   开展阅读指导课,就是要吸引学生兴趣,激励他们积极参与,提高借阅率,使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技能,并能熟练地灵活运用。
  4、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自主性阅读迈出了成功的一步,但读物十分广泛,如果不加选择的阅读,就会沉浸在书的海洋中不能自拔。因此,我们必须帮助学生选择读物,提高阅读能力,引领学生阅读那些充满人性美,关注人类命运和地球命运,拥有爱心和温情的书籍。使学生明辨事非、善恶、真假、美丑,提升初中学生审美观、人生观,奠定坚实的人文基础。
  4.1 推荐好书。针对学生不同年级,结合教材,推荐不同的读物。有的学生思想比较单纯还停留在喜欢漫画、童话的阅读水平。我们向学生推荐:白鹄岛、淘气包马小跳、安德鲁朗的世界经典童话等易读好懂的读物,然后慢慢推荐一些感恩类书籍。如感悟父爱、感悟母爱、感动中学生的100个故事、感悟师生情等书籍。有的学生阅读水平有所进步,喜欢崇拜英雄。我们就向学生推荐英雄人物类书籍:如雷锋、董存瑞、黄继光、狼牙山五壮士,任长霞、焦裕禄等英模人物;向学生推荐名著类书籍。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爱的教育、汤姆~索亚历险记等中长篇小说。有的学生面临人生选择关頭、世界观逐渐形成。推荐促进学生学习的榜样类书籍。如:哈佛女孩刘亦婷、比尔盖次等。世界观情操类书籍。如:告诉世界我能行、好心态决定好命运、人一生要养成的习惯等书籍。还要引导学生阅读余秋雨、冰心等当代作家的作品。另外可向学生推荐:上下五千年、十万个为什么、我国的四大名著,让学生了解中华五千年悠久历史,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向学生推荐:科技大观园、中学科技、中学生电脑等科普读物,激发学生阅读科学书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技信息素养。
  4.2 培养兴趣。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是最好的学习动力。没有强烈持久的兴趣作依托,阅读势必流于应付或猎奇。要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必须首先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如何利用图书馆资源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4.2.1 推荐名人名言,培养阅读兴趣。中学生正处在崇拜偶像的阶段,名人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名言是学生前进的精神动力。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腹有诗书气自华、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图书馆阅览室可张贴上墙,教师可向学生每日一荐。平时,有意识地向学生们介绍古今中外热爱热书的一些名人名家。如文学家高尔基、鲁迅,大作家老舍、巴金、冰心等等来激励学生,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只有多读书,肯读书,才能有效增强阅读能力,才能提高综合素质。
  4.2.2 推荐经典名著,培养阅读兴趣。人类文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大量的文学经典作品。在中学阶段,语文教材中选用了一批中外名著, 这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很好载体。图书馆可以在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外,介绍一些关于原著全文内容、历史地位、作者相关作品的文字使学生产生阅读原文和其他作品的强烈欲望。如:朝花夕拾、岳飞传、巴黎圣母院、鲁滨逊漂流记、悲惨世界等
  4.2.3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主阵地的作用,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小故事活动、演讲活动、读书报告会、阅读心得征文评选、阅读笔记交流会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去想、去做,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表现自己的才能,并在活动中不断积累成功的体验,腾起不断努力的希望,从而更加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
  结语
  加强图书馆的阅读指导是一个新兴的课题,也是我馆今后必须研究的课题。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为了学生的未来、国家的未来, 学校要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引导学生开展广泛的阅读,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马红亚.打开阅读天窗 感受知识魅力——对中小学图书馆开设阅读指导课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0(25):186~188.
  [2] 张雪峰.全民阅读背景下图书馆导读课程的重建[J].图书馆学研究(理论版),2010(12):6~9.
  [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我国信息化建设中,实现图书馆的信息化服务已经成为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大趋向。在图书馆信息化服务过程中,提高信息服务质量有利于充分发挥信息服务功能,最大程度上为广大师生提供高效的信息资源服务。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化服务;数字资源;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在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中,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图书馆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
摘 要:随着网络的普遍应用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学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现阶段,实现学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已经逐渐成为提高图书馆服务工作的质量,促进图书馆管理方式进步的重要措施。因此,本文将主要针对现阶段图书馆服务工作的信息化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促进图书馆服务工作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学校图书馆;信息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