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侧双入路治疗涉及内踝后丘的后pilon骨折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jianing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后侧双入路治疗涉及内踝后丘的后pilon骨折的手术技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共收治的16例(16踝)内踝后丘的后pilon骨折患者资料,所有患者为新鲜闭合性骨折,男11例,女5例;年龄18~65岁,平均34.6岁。均采用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同时暴露后踝及中间压缩关节面折块,复位后使用1.5克氏针固定中间压缩关节面折块,后踝支撑钢板固定,合并外踝骨折使用防滑钢板固定。受伤至手术时间为4小时~6天。术前摄X线片和CT片,制定个体化固定方案。记录损伤愈合时间及相关并发症,并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 15例患者术后获8~24个月(平均14.4个月)随访,1例失访。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无胫神经、腓肠神经麻痹、无感染等软组织并发症发生。术后X线片示愈合时间平均为12周。末次随访时踝关节CT提示关节面获得解剖复位14例,15例患者平均AOFAS踝-后足评分为(95.2±4.5)分(91-100分),平均VAS评分为(1.5±0.4)分(0-3分),以上项目术前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内固定失效、畸形愈合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后侧双入路可以为外踝、后侧pilon骨折提供充分的暴露,克氏针固定防止中间关节面骨块再移位,结合钢板固定能为关节内骨折提供足够支撑,减少创伤性关节炎发生,术后踝关节功能获得满意效果。
其他文献
单点交叉口信号控制经历了由定时控制、感应控制到自适应控制等三种信号控制方式的发展历程,适应了交通信号控制由被动控制向主动控制发展方向的转变,提高了信号交叉口控制的
目的:探讨外科腰椎病手术病人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为合理控制医疗费用,降低病人的经济负担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腰椎病手术病人159例,分
自20世纪60年代头孢菌素进人临床实践以来,优良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以及高安全性特征,使其成为抗生素治疗中的主流药物而被广泛使用[1].头孢吡肟(cefepime,CFPM)是第四代头孢菌
为了提高北京地铁导向标志的可用性,对其进行可用性评测。选取北京地铁站内25个导向标志,从区分性、可读性、兼容性三个因素出发,应用问卷调查法对120名被试进行研究。实验结
比例原则自起源于德国后,其理论和内涵在世界各国不断发展与完善,尤其在各国的行政法领域中,更表现出了巨大的传播和发展能量,实践中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在我国,虽有大
现代斜拉桥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由于其特殊的优越性,在世界各国发展十分迅速。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斜拉桥建设在数量、跨度、桥型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展。目前世界前10座最
目的探讨干扰Nrf2对HirsutanolsA抑制人结肠癌细胞SW480、肝癌细胞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HirsutanolsA对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
目的分析经桡动脉穿刺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管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100例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分为2组,50例接受常规护理,视作对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是在近年来诞生的一门新兴技术,已经在各项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阶段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性变得越来越强,数字信号处理对人们的生活与生产产生着
随着美国安然事件、世通公司事件丑闻相继爆发后,内部控制受到国内外政府及企业的重视。2002年美国颁布《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要求上市公司定期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内部控制审计报告。2008年我国印发《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2010年颁布三个《配套指引》,要求上市公司对本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聘请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总体情况看来,普遍存在形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