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一组大样本量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合并乙肝病毒(HBV)感染的状态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HBV感染与不同类型NHL的关系及其对临床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929例NHL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及随访资料,统计分析HBV感染与NHL患者的细胞学类型、临床病理特征、化疗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关系。结果:本组929例NHL患者,B细胞NHL患者HBV感染率(16.67%)明显高于其他细胞类型的NHL(P=0.045);在B细胞NHL类型中,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感染率最高,达19.94%;HBV感染率与B细胞NHL分期密切相关(Ⅲ+Ⅳ期18.87%∶Ⅰ+Ⅱ期11.18%,P=0.023),与IPI评分也有关(>3分28.27%∶≤3分6.11%,P=0.000);NHL化疗后,HBV大三阳患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明显上升,以B细胞NHL明显;HBV大三阳NHL患者化疗后疗效差,联用利妥昔单抗(R)的化疗方案能明显改善伴发HBV感染的NHL患者的疗效;B细胞NHL患者化疗后,其PFS在HBsAg阳性和HBsAg阴性者间有明显差异(95%CI 77.387~91.473∶90.026~96.312,P=0.007),其中大三阳与HBV未感染者的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CI44.043~91.374∶90.026~96.312,P=0.011);无论是接受RCHOP还是CHOP方案治疗的患者,大三阳者PFS都是最差的(P=0.038、0.022)。结论:HBV在B细胞性NHL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NHL患者合并HBV感染可能促进肿瘤进展、降低化疗疗效,并进一步影响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