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和有效成分组理论探索民族大复方药效物质基础—以白脉散抗脑缺血有效成分组理论为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hao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民族大复方是指我国少数民族医学中应用的方剂,一般用药超过十味或数十味。当前存在组方复杂、药效物质基础难以阐明等关键科学问题。探索民族大复方白脉散有效成分组并阐明其物质基础有重要科学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方法我们首创闪式柱色谱线性梯度洗脱法对民族大复方粗提物进行划段分离,制备白脉散色谱组分75个,从而获得白脉散"全组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组分进行色谱表征。建立DPPH自由基清除模型、神经元损伤保护模型和MMP-9抑制模型对大复方全组分进行快速筛选,并筛选多个组分组成有效成分组,在动物和细胞水平验证其活性。结果确证了复方抗脑缺血通过多组分发挥作用,其中组分F2~5~F2~18清除自由基活性高于依达拉奉分;组分F2~12~F2~21等组分抗细胞氧糖剥夺损伤活性高于银杏叶提取物。F2~15在30~70μg·ml-1范围内具有神经保护活性,在40μg·ml-1时活性最高,可显著抑制OGD/R引起的神经元严重损伤,使细胞活力提高、乳酸脱氢酶漏出减少、细胞形态得到改善、凋亡与坏死细减少。F2~15可降低原代神经元胞内瞬时钙超载和活性氧水平,抑制线粒体膜电位下降,通过降低促凋亡蛋白Bax和凋亡执行蛋白胱天蛋白酶3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从而作用于钙超载-线粒体-凋亡的神经元损伤通路各个环节,从而对神经元发挥保护作用。有效成分组在动物水平也表现出明显的神经保护活性。结论本实验创新性地将闪式柱色谱分离技术与高通量筛选技术相结合,在有效成分组理论指导下探索民族大复方的研究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摘要]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教师要善于对自己的工作回过头来总结,坐下来反思,才会有自身的发展,才会有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反思 学生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
通过苏仙桥桩基础施工实践,介绍了岩溶发育地区断裂破碎带上桩基础的设计与施工,并提出了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