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动补结构”的类型学特征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xj5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 Talmy(2000)对"运动事件"诸概念要素的分析和"概念合并"的方式,世界的语言可以分为"核心语构架语言"和"附加语构架语言",属于前者的有西班牙语、法语、日语等,属于后者的有英语、德语、俄语、 Atsugewi 语等。汉语由于缺乏形态标记,在判定"动补结构"的核心语和附加语时产生不小的困难,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是认为动词是核心,汉语因此属于"附加语构架语言";二是认为补语是核心,汉语因此属于"核心语构架语言";三是认为有的以动词为核心,有的以补语为核心,汉语因此是混合类型的语言。本文认为,按照"向心结构"的理论用缩减法或增扩法无法检测出汉语动补结构的结构核心。从开放类和封闭类的区分来看,从补语虚化和弱化 (轻读)的历程来看,从"A 不 AB"检测法的检测结果来看,汉语都应该属于 "附加语构架语言"。虽然汉语比英语更多地使用动补结构,但是汉语补语的开放程度比较高,核心语和附加语的区分不太明显,汉语因此是不太典型的 "附加语构架语言"。汉语和英语的事实还表明,语言间的类型比较,除了要考察"概念合并"的方式,还要考察"概念结合"的方式。
其他文献
通过分析互助县日光温室西葫芦的主要栽培技术要点,为进一步扩大日光温室西葫芦生产提供参考信息.
少数民族文学的深层内涵,应该是民族意识和民族文化所凝结的民族审美心理外显,其区别于汉民族文学的核心文化价值建构,在于道德意志与社会价值观的彰显,民族风物习俗的展现以
随着半导体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基于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的可穿戴人体体征检测设备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提出的一种基于RFID的可定位体